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06页 (第2/2页)
中训导臣。” “他说,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但天下先陛下而后世家。” “他要臣,立明堂,护门楣,保陛下。” “为陛下,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臣,不敢有负所托。” 不、敢、有、负、所、托。殷夜手语,含笑额首。 自知前生事,她终于明白,为何今生她会那样对谢明初,无端囚禁他,欺压他,厌恶他,不过是她前世执念,没有忘记对他的恨。 前生,他有负谢清平所托。 而到如今,她想起曾经自己完整的一生,已经辨不清也不愿再辨清孰是孰非。 众生皆苦罢了。 只是这一刻,闻谢晗之语,她尚且欣慰。只伸手握了握他肩膀,“养好伤,早些回朝。” 她离开丞相府的时候,月色正好,月华如水洒在匾额上。 她望了许久,方扶上佘霜壬的手踏上车驾。 到今岁冬,郢都又早早开始落雪。 景熙十六年,她二十又一了。菱花铜镜中,远远观去,她仍是风华绝代的好模样。唯有细细,便能看见眼角到底生出了细碎的皱纹。 这些年,起初也颓废过,心焦过,最绝望的时候,她看着孩子哭的紫胀憋闷的面庞,拔了头上发簪,想就此了结他们。 小公主的脖颈间有一道寸长的伤疤,便是这样留下的。 可是她到底下不去手,这样孩子去地底下,见到他们的父亲,向他告状,以后她该怎么去见他呢? 没有谢清平的死讯,坞郡也没传来任何消息。 可是在她心里,他已经死了,她接受了这个事实。 那封信,是绝笔。 按他的性子,若非无望,绝不会说那样的话。 初时,她还能安慰自己,他尚有生机。然在知晓他中毒日深的那一刻,再观“途中染病”四字,她便也大抵明了了。 那个病,便是毒。 放在前世,便是见了那具焦炭,她也不肯接受。可是如今,她没见尸体,却已经愿意相信他不在了。 他若还在,他为何不归? 他若归来,看她一眼,如何放得下她。 莫说她生下了他们的孩子,便是她生的是别人的孩子,她都相信,他不会忍心看她一个人强撑着。 她看着镜中的自己,面庞有血色,肤质尚滑腻,五指可握剑,可执笔,身子骨很是康健。这些是佘霜壬调养的,他补足了她生产的亏损,将她的身子重新调理好。 “你倒下,这两个就更没盼头了。”他偶尔生气时,便也不再守规矩,从“您”直接换成“你”,还能横眼瞪她。如同教训自己任性的胞妹。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