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丈夫养外室后我悟了 第62节 (第2/3页)
有些考验脸上的变化和感情,于是叹了一口气,道:“已经好多了,现在也不提死不死的话,只是人还是没什么精神气。” 这就已经很好了。承恩侯点头,“如此这般,我对苏家也有个交代。” 陈姨娘就撇了撇嘴,道:“侯爷,不是妾身说什么,实在是苏家太过分,你想想,若是咱们家的瑞姐儿也如同大少夫人一般,咱们该多伤心啊,苏家也真是狠心,竟然把人死里面逼,头一天来了京都,不说上门看看女儿吧,竟然连谴个人来说一声都不意思意思,这年我都看不下去了。” 承恩侯拍拍她的手,“明日我去跟他说。” 结果第二天,天还没亮呢,就有人过来说太子殿下让他去做事情。 承恩侯问:“出了什么事?” 太子府的人道:“是前几年的账目算错了,太子殿下让人合计了一晚上,还是没有合计好,看着天有点亮了,才让小的过来请您。” 这样一说,承恩侯哪里还敢耽搁,比起文远侯和南陵公等人,他其实在整个京都来说,也算不得什么重臣,如今得了太子殿下的赏识,时常被叫过出问话,已经有不少人羡慕了。 还有人说,太子殿下已经有些忌惮南陵公,所以要抬了他上去,可在承恩侯看来,自己远远还没有那个分量,可既然有人说了这句话,他便也想好好努力努力,万一就成了呢? 人总是贪心不足的。 承恩侯便着急忙慌的走了,陈姨娘都没有来得及问一问苏家那边怎么办。 便去问苏弯弯,“你说,要如何是好?” 苏弯弯用帕子抹着眼泪,“自然是正事要紧,我父亲肯定会体谅的,您这不要管了,我亲自去父亲那边。” 这便是极好的。哪里有比自己的亲生女儿上门更有说服力的呢? 陈姨娘就没有管了,只让人准备上好的礼,让人提着,跟着苏弯弯一起去。 苏弯弯却摆手,欢喜的道:“我很久没有见阿爹阿娘了,早早地便准备了好礼,姨娘不用担心。” 陈姨娘乐得清闲,多做多错,不做才不错,这都是苏弯弯自己要求的,将来出了事,也不关她的事。 于是也欢欢喜喜的回去,结果下响的时候,就见苏弯弯哭丧了一张脸,是个人都能看出她的不对劲。 陈姨娘如今对她有几份真心,道:“我的祖宗,您这到底是怎么?出门的时候还欢欢喜喜的,怎么一回来就脸色变了?” 苏弯弯只哭,哭的上气不接下气,哭的整个人都不行了,道:“没事,真没有事。” 却回家一下午,不吃不喝,只流眼泪水,然后晚上的时候,突然让小厨房准备了一大堆菜,进房里面慢慢的吃。 陈姨娘问:“你这是怎么了,倒是快告诉我,我这心里七上八下,实在是不敢放心让你一个人睡。” 她还要陪着苏弯弯,苏弯弯温柔却哽咽道:“我知道姨娘对我好,只我确实没事,一点事情也没,不过是今天见到了阿爹和阿娘,喜极而泣罢了。” 可你这副模样也不像是喜极而泣的呀,更像是强颜欢笑。不过,人家都这样说了,自己赖在这里多少不合适,陈姨娘就吩咐桃夭,“多叫几个人轮流守夜,可不能空了人。” 桃夭感激地答应了。 结果第二天,苏弯弯又让人去请折霜来府里,还穿戴的十分耀人,陈姨娘作陪,三个人在院子里面说了好一会儿话,陈姨娘还以为是苏弯弯见父母来了想通了,送折霜走的时候,还高兴的说:“这就好,这就好。” 折霜也说好,“还送了我许多簪子,说守寡之人以后就不想再用这些颜色的了,我本来要推辞,结果她却因要我收,哎,我也没办法呀,她还要我给威远侯家的婶子也带点过去,说是不愿意出门。” 便离开了承恩侯家,转而去了威远侯家。 而这边,苏老爷左等右等,没等到承恩侯,却等回来了女儿,他不免说了几句要守节的话,女儿就跪在地上,然后哭哭啼啼的走了。 苏老爷也没有多想,他还在想承恩侯的事情呢,因是自己可能会在京都留官的事情说出去了,张柯也上门问了几次,小心翼翼的道:“如今早已有了定论,怎么你这里还没有消息?我可是听说,吏部那边的公文上,可没有你。” 然后还说了几句拱火之语,道:“苏兄,不是我说,承恩侯实在是不仗义,若是他不能做到,那早早地告诉你,咱们在来的路上还能想想办法,如今来了京都事情早已经定下了,我就算想给你找点路子,却也已经找不到了。” 还道:“哎,不过话也说回来,承恩侯看着是个守信之人,你们之间是不是有点误会?” 苏老爷震惊,十分震惊,气愤,真的气愤,当即辞别张柯去太子府一条街外蹲承恩侯,你不是说你去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