恃宦而骄_恃宦而骄 第130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恃宦而骄 第130节 (第2/2页)

春的脚步。

    郑樊被郑江亭扶着,层层叠叠的年迈眼皮总是暮气沉沉地盖着眼睛,可此刻抬眸看人时,浑浊的眼眸却无半分暮色,反而带着洞察人心的锐利。

    “掌印留步。”

    此话一出,所有人停下脚步,不约而同看向正前方的两人。

    郑樊年纪已经七十多了,放在常人身上早就该致仕了,可先帝一直留着不放,谢延初登基,更不宜变动首辅。

    这位大周的首辅算上今年已经稳坐这个位置三十年了。

    “这个折子里有一个我明德九年的考生,乃是钱塘人,在敷文书院读了几年后,后来另投门下,辗转反侧来到京都。”

    郑樊说话声音轻且慢,像是含着点冬日的风,落在耳边又好似耄耋老人絮絮叨叨,温和慈祥。

    谢病春大红色的披风垂落在地上,被雪染湿的地面湿哒哒的,他垂眸盯着青石板,冰白的脸颊面无表情。

    他并未直接离开,也并未开口搭话,好似头顶的雪花,清冷疏离,不近人情。

    郑樊笑着对一侧的小黄门点点头:“都下去吧,我和掌印有话要说。”

    郑江亭冷哼一声,但听话的朝着不远处的凉亭下走去。

    为大郑相打伞的小黄门机灵,正打算把伞递给郑樊,却见他摇了摇头,便也不多话,只是悄无声息地退了下去。

    谢病春身形极高,后面打伞的小黄门不得不踮起脚尖。

    那小黄门碰上这样的状况,眼珠子转了转,一时间不知如何是好。

    “还不给我滚下来。”不远处的郑江亭见状,不由怒骂道,“蠢笨如猪。”

    小黄门一个哆嗦,悄摸摸去看掌印。

    掌印那张冰白的侧脸依旧稳然不动。

    “罢了,不要为难他。”

    郑樊开口劝道,和蔼一笑:“还是一个孩子。”

    那小黄门越发害怕,连着手都在抖,小脸惨白,身形摇摇欲坠。

    不远处站着的黄行忠无奈叹一口气,三步并作两步地上前,接过小黄门的伞把人赶走,然后再摸着肚皮,嬉皮笑脸地说着:“那小崽子是我同乡,才十一二岁,不懂事,诸位别介意。”

    “哪里的话,同乡就该维护同乡才是。”

    郑樊慢条斯理地笑说着。

    黄行忠扬了扬眉,没说话,转而把伞塞到谢病春手中:“掌印,劳您累累自个儿举着,您和郑相事情做完了,宫禁那边还要撤防,这大半月儿,东西两厂的兄弟可都没歇过呢。”

    谢病春接过伞,冰冷的手指触了触他的手指,吓得一个哆嗦,快步跑远了。

    “掌印和黄禀笔关系真不错,说起来黄禀笔也是钱塘人吧,这么多年在京都生活,也学了点京城口音,都说乡音难改,其也不然。”

    郑樊的目光好似毫针,看着毫无杀伤力,可落人身上便有种密密麻麻的疼。

    “不说这些了,说我那不争气的学生,行刑在即,我想去见最后一面,还请掌印宽容。”

    细碎的白雪落在深蓝的披风上,没一会儿便化开,在披风上留下深色的痕迹。

    “每年他都会送我钱塘的凤台酒,说是当年在敷文书院附近的酒肆里最是醇厚。”他惆怅说道,“如今怕是再也喝不到了。”

    谢病春手中的伞柄被微不可为地转了转。

    他盯着面前年迈的老人,看着他佝偻的背,低压的眉,苍老的脸,这般垂垂老矣地站着,和和气气地说着话,谁能看出这是把持朝政三十年的第一首辅。

    郑阁老杀的人,抄的家和臭名昭彰的东西两厂不相上下,可他又门生遍地,歌功颂德者比比皆是。

    所以,人人都夸他是个好人。

    “阁老哪里的话。”谢病春的手指把伞柄转到一个不能再动的位置,冰白修长的指尖紧绷着,可他神色还是淡淡的,就像头顶逐渐加大的雪,听的人心里一阵一阵的寒。

    “死囚临死前本就能见人。”深邃的瞳仁被头顶的伞下的阴影遮得严严实实,令人无法窥探班恩,他只是公事公办地说道,“只是规矩,阁老也该晓得。”

    郑樊点头,对他冷淡的模样视若无睹,依旧露出慈祥的笑来。

    “自然晓得,不会让掌印为难的。”

    谢病春颔首,随后目光落在不远处半个大胖身子半靠在小黄门身上的黄行忠身上。

    黄行忠背后一阵接一阵的起毛,立马站直身子,转若镇定地问道:“说好了?说好了,司礼监诸位同仁便一起回去,年关的事情也要早些安排下去。”

    封斋和杨宝站在不远处的树下,冷眼看着庭院中的人。

    “也不知早鼓捣什么,不过掌印和郑相何时有关系了,若是郑相和他们结盟,怕是有些麻烦。”杨宝皱眉,突然觉得事情棘手。

    封斋眉眼低压,随后冷哼一声:“一只脚踏进棺材的老人,一个做事不过脑的废物,还有……”

    他阴冷的目光自谢病春身上扫过:“一个目中无人的怪物。”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