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得美就够了[种田](重生)_分卷(1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1 (第3/3页)

 好几口子人来来回回的折腾,一天总算是撑了下来,等晚上齐长青叫来的保姆,也就是育儿嫂一到位,人家那专业的一出手就知道有没有,无论是抱孩子,还是换尿布什么的,都跟护士教的一模一样,李元和齐长青一块盯着看了看,也就放心了。

    住院七天,再挪到市区这边的房子继续住着。

    李元和齐长青得回靠山村,临走前问:妈,你想吃啥?回头我让阿青买了送过来,别管什么,只要是地球上有的,都能送来。

    这边什么都不缺,普普通通的吃饭就行。郑婶也没那么些讲究,又说,过些日子回村,叫你阿爷阿奶见见。

    行,过几天我和阿青再来接你们。李元就道。

    正好李虎mama治疗告一段落,这次就跟着一块回去。

    出门的时候,浑浑噩噩的是个不知冷热饱暖的傻子,再回来的时候,就正常人一样了,见着村里人基本上都能认出来,说话也特别知书达理。

    当年李虎mama是小学老师,她自己的文化水平可不止小学,是上过大学的,之所以成了小学老师,还是因为老家是靠山村这边,不想离开自己爹妈太远,这才跟李虎的爸爸结了婚。

    原本要是一直顺风顺水,就当年李虎mama那口碑和学历,现在再怎么样,也绝对混的不差了。

    可惜世事无常,当年出了事,治不了,一直熬到现在,这才算是稍微好了点。

    不过比起李虎mama恢复了这样的事情,村里人更关心的还是郑叔郑婶这边。

    先前就知道郑婶怀的是双胞胎,好些个人都担心顺利不顺利,又自以为郑婶早早搬出去住院,肯定是情况不太好,这得是凶多吉少的。

    就是有那种人,巴不得别人惨。

    心里巴不得别人惨,面上还得假惺惺地来关心,元元,你妈还好吧?出去这么长时间也没见回来,这是出事了?

    也有幸灾乐祸的,就说自己当年的丰功伟绩,以前生孩子,哪有那么讲究,都是生前一天还下地干活,就村里的那谁谁谁,生孩子当天还在地里干活,生的时候都没怎么费力,几分钟就生出来了。

    以前的人哪有那么矫情,也不用去医院,找有经验的婆子帮忙就行了,有的都不用人帮忙,自己就生了。

    是啊,我生我家大小子的时候,就没去医院。

    这些人七嘴八舌的说着自己的事儿,也说听来的事儿,要说他们是恶意的吧,人家也没诅咒什么的,就是说有人不去医院生孩子,而且以前还没开放的时候,生孩子更是如此,那时候连医院都没有呢。

    李元也就笑笑,没说什么,只有人问郑婶平安不,生男生女的时候,才会说:我妈很好,生了两个小子。

    跟村里人说完话,李元又特地拿出半蛇皮袋糖来,挨家挨户的给,一家给一大把。

    又买了鞭炮,郑叔郑婶那边,自家大房子这边,都放了鞭。

    热热闹闹的折腾一番,好叫大家都知道,李元多了两个弟弟。

    在外面忙了很久,等到晚上了,李元这才回大房子歇息。

    这时候,田地里合适的玉米早就采摘完毕了。

    玉米这种东西,即便是采摘下来,变化也不会停止,必须得煮熟,或者冷冻,要不然就得真空包装,要不然就会飞快地成熟,变得不适合煮着吃了。

    不过大房子这边,各种储存方法都有,设备都是现成的,只是需要人工采摘而已。

    李元晚上吃到的就是冷冻起来的玉米,清甜可口,还爆汁,口味十分脆甜,真的像水果一样。

    你走的当天,玉米就都摘了。顾知巫解释,分析结果也出来了,营养价值的话,其实没太大变化,不过口感好了不少,老师很喜欢,打算推广种植。

    水果玉米属于杂交品种,营养价值的话,还是玉米的营养价值,而且跟种植地区有关,污染什么的很容易就能去除,所以从课题研究角度 水果玉米价值不大,对课题没多大帮助,但因为口感好,所以许锦棉人为的准备推广种植。

    李元啃了口玉米道:我也赞同这一点。不过推广种植后,卖的话能顺利吗?

    咱们的水果玉米跟别的产地出产的,优势并不多,不过老师也说了,咱们靠山村,甚至是靠山镇送出去的菜,已经慢慢打响品牌,到时候并不会影响水果玉米的销售。顾知巫道。

    我明白了。李元点头。

    这就相当于,一个品牌做好了,别人都会下意识认同,甚至是明知道同样的产品,同样的价格,但很多人都会下意识选择熟悉的品牌,也更愿意相信熟悉的品牌。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