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得美就够了[种田](重生)_分卷(9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9 (第3/3页)

相遇并不是问题,只要两个人性格契合,有共同语言,在一块的时候会感觉很愉快,这就是十分好的感情了。

    但是李元不会这样想。

    他很极端,或者说还有那么一点点偏执,或许在平时的时候看不出来,但总有能看出来的时候。

    从现在到过年之前,好像没什么要忙的了吧?李元问。

    不清楚。许锦棉说了句。

    郑婶便道:如果是以前,一般像是rou菜炸货什么的,都是小年以后开始准备。以前穷,rou买的少,都舍不得吃,得留着。现在家家户户都有冰箱,其实这些吃的也都不缺,现在过年跟以前是不太一样了。

    即便是一代一代传下来的老传统,有些地方,也不太适应环境变化了。

    那我明天跟阿青一块,去村里长辈家里转转吧。李元想了想道,大棚正好有一批草莓熟了,都给他们送过去,再加上一些rou啥的就行了吧。

    行,小辈其实去看看长辈就行了,拿点东西意思意思就行。

    我知道了。

    事实上,能去看看长辈的小辈,现在也不多了。

    主要是现在各家各户自己过日子,不像是以前,需要各家各户帮扶着才能过日子,交流比较多,小辈对长辈的尊敬是发自内心的,现在小辈尊敬长辈,更多的是因为道德约束,而不是因为互相之间交流的多。

    李元要去看这些长辈,主要是想带着齐长青一块,叫他认识认识这些人,也算是李元的一点点隐晦的心思:想让齐长青认识更多跟自己有关系的人。

    再就是,李元这小半年在村里弄出来的动静大,又是参与课题,又是负责项目的,他自个儿成了风口浪尖上的人物,成了这样的人,就得有相应的状态和行为,就不能再像以前那样,一切都跟自己无关,乖乖待在家里就行了。

    现在他不去村里溜达,村里的人也会过来找他。

    这是身份上的转变,也是有点无奈的,对环境的妥协。

    第127章

    一般从二十六开始,嫁出去的女儿就会特地回一趟娘家,带些吃的用的孝敬长辈,再帮着打扫打扫家里什么的。李元一边准备东西一边说,其实一般只要不是年纪很大的老人家,自家都早早收拾好了,就等着这一天见见小辈。

    像是住在一个村子里的父辈这边的小辈,也是二十六、二十七送东西。

    只不过现在还讲究日子的人不多了,基本都是在外面打工上班回来,就马上把东西给长辈送过来。

    小时候我妈带我去过姥爷家,姥爷会准备压岁钱,崭新的五毛钱,专门去银行换的那种。这个钱到了我手里,总共就一块或者一块五,是不能花的。就算是过去半年时间,我妈也会不停地追问,问我花了没有,如果我花了,我妈会很生气。

    那些压岁钱我都夹在本子里。

    后来跟我一辈的年纪最大的结婚有孩子了,姥爷就不给我压岁钱了。

    攒了那么好几年的压岁钱,等我上大学之后,我那些书都被我爸拿去卖废品了,以前穿过的衣服什么的都让我妈处理了,那些压岁钱说是给了我姐,我姐拿着去给于天成买下酒菜,钱不够,还特地打电话找我,抱怨钱不够。

    很多事情就是这么荒唐,偏偏参与其中的人并不觉得荒唐。

    东西都准备好,正好打包了一箱一箱的,一家给一箱。

    从大房子出来,李元又道:像四叔家里,永远都给大堂姐、小堂姐和小堂哥留着睡觉的床。没有单独的卧室,但是床是一直留着的,他们无论什么时候回家都有地方睡觉。

    像我家,从我上初中开始,我妈给我准备了床铺,家里就没有我睡觉的地方了,小耳房是给我姐的,我只能打地铺。

    同样格局的宅子,房间同样多,家家户户粮食、农具啥的都差不多,床铺什么的也都大差不差,而且四叔家里有三个孩子,而李元这边只有两个孩子,不至于连睡觉的地方都不给。

    不患寡而患不均。李元自嘲地笑了下,说,我知道四叔家是什么样,虽然四叔人品不怎么好 ,说话不好听,总喜欢打压人,但他对自家孩子是真的好。

    别去想了,咱们现在挺好的。齐长青用肩膀碰了下李元,那些不开心的事情,越想越不开心。

    也是。李元真就不去想了。

    一箱一箱的东西,一家一家送过去。

    大伯家是这几年自己盖的老年房,就三间房,原来的瓦房留给儿子了,二伯住的宅子挺老,两个儿子都结婚也有瓦房住,女儿也嫁出去了,现在就是老两口自己住。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