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田的古代生活_丁田的古代生活 第229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丁田的古代生活 第229节 (第3/3页)

  俩人正在说的时候,马六进来了:“田少,有人来拜访。”

    “谁啊?”丁田问:“我这京里没几个认识的人。”

    “来人说是您的师侄!”马六也迷糊着呢:“说是来给小师叔请安,还带了不少的礼物。

    ”

    “师侄?”丁田一愣:“我……哪儿来的师侄?”

    “说是郑太医的徒弟。”马六是知道郑太医的,因为丁田托人给郑太医的郑家庄送过年礼“哦哦!”丁田一拍额头:“想起来了,我的老师兄么!”

    那位老师兄,风趣幽默,又有大毅力,能在边境的军营里当二十年的军医,不容易:“快,快请进来!”

    来人有三个,亲哥三儿,是郑太医的三个儿子。

    太医院的院正,郑晓,也是郑太医的大儿子。

    御药房的主管太医,郑明,郑太医的二儿子。

    本来在中军大帐为曹大将军看病的郑晨太医,也因为曹大将军回京,跟着一起回来了,如今在太医院任职,是郑太医的三儿子。

    哥三个都长相差不多,斯斯文文,气度非常好。

    只是他们年纪都很大了,可是见到丁田的时候,竟然恭恭敬敬、规规矩矩的行了一个晚辈见长辈的叩头大礼!

    “郑晓!”

    “郑明!”

    “郑晨!”

    报了名字之后,哥三个跟插蜡烛一般,立刻跪地磕头:“给丁田师叔请安。”

    唬的丁田差点跳起来:“这是干什么?赶紧起来,起来!”

    他老师兄都六七十岁了,他的儿子,起码也四十开外,半百的年纪,胡子都花白了,跪他一个才二十岁的人,他觉得,自己会折寿啊!

    “师叔虽然年纪轻,但是辈分在那里摆着,我们不能失礼。”郑晓跟他爹一个脾气,是个老顽固,非常在意传承,传统。

    还是金不换比较实在,他在后头吩咐马小花,给丁田送了三个荷包,分别绣着岁寒三友,用的是锦缎,里头有三块玉佩,都是上好的羊脂青玉,雕刻的也是岁寒三友,比较适合这三个

    兄弟。

    丁田见了荷包才反应过来,这第一次见“晚辈”,可得给见面礼。

    于是,一人一个荷包,三个人恭敬地接了,又一次行了一礼,才站起来,一个个非常规矩的样子。

    搞的丁田也有些束手束脚,请他们喝茶,三个人又奉上礼物:“这是恭贺师叔乔迁之喜。

    ”

    丁田看了一眼,发现礼物不多,但是很实用。

    有粮食,有柴炭,还有送来的一些布料、活的鸡鸭之类的食材。

    这才是送来的乔迁之礼的样子,要是给一些摆件什么的,丁田也不会觉得多贴心。

    另外,还给送了一点成品的药丸子,有防治感冒的,还有治疗水土不服的,这是怕他刚到京中,不舒服而准备的。

    丁田别扭,其实郑晓他们也别扭,任何一个行业的顶尖人才,都有一点傲气,他们兄弟五个,医术高绝,师承显赫,偏偏有个不按牌理出牌的老爹,给他们认了一个这么小的师叔。刚刚弱冠之龄,这也太小了。

    比郑晓的大孙子,还小一岁!

    不太熟练的寒暄了一下,这三个大师侄才告辞离开,这次算是认了个门儿,日后难免要走动一二。

    金不换很想出去跟几位太医聊一聊,他也会医术的好么!

    不过不太熟,这也是人家第一次上门,不太好抢了丁田的风头,就一直憋在后头,等人走了,他才冒出来,说下次一定要让丁田介绍他们认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