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田的古代生活_丁田的古代生活 第187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丁田的古代生活 第187节 (第2/3页)

发的去帮忙,在立秋之前,他终于成亲了。

    迎娶新娘子的时候,去的人都是衙门里的衙役、捕头等等,包括丁田在内,而金不换没有父母双亲,杜知府就带着夫人给他充当了一把高堂。

    这下子,张家人就算是再不甘心,也不敢起刺儿了。

    婚礼过后,就是秋收了。

    丁田今年去了城外自己那五十亩地看了看,他这五十亩地,是一家姓方的人家在种,种的是苞米,秋天的时候,虽然成熟了,但是也有那么些庄稼,是没能成熟的,丁田就想要这样的庄稼。

    方老大看到了,就有些不解:“田少也这样的干啥?不能搓苞米粒子,只能煮了吃。”

    “就是煮了吃呢!”丁田乐了:“算是佃租的一份,这些灌了浆却没熟透的苞米,都掰下来,给我送去!”

    大丰收里有新鲜的苞米段、倭瓜块、猪排骨和土豆、豆角。

    秋天了,正是吃这道菜应景的时候。

    丁田收了很多这样的苞米回来,每日晚上炖一锅大丰收,家里人吃的满嘴流油。

    丁田的佃租收的最低,五分,也就是佃户一半,他一半。

    因为他有爵位,赋税就免了,而且他这点田地,也没有多少赋税,他名下有五百亩田地的免税额。

    老家他有一百亩自己家的田地,这里有五十亩,其他的他都没扩张,觉得有这些田地足够他吃喝花销的了。

    中秋节到了,又是一通忙活,节礼这东西,在古代很受重视的,而且今年……丁田看着金不换送来的节礼:“一看就是嫂子准备的,没你什么事儿!”

    往年丁田给金不换送了节礼之后,金不换最多给他两根自己从山里挖来的小人参。

    最多炖个老母鸡吃。

    今年不一样了,今年给丁田的年礼,是两盒自家做的五仁的月饼,以及一小坛子的桔梗咸菜,自家产出的一袋十斤装的红小豆,一袋十斤装的绿豆。

    这更像是通家之好的节礼,不贵重,却都是主人家亲手所做,自家所出。

    丁田家没有女眷,给金不换家的就是各种好布料,绫罗绸缎之类的,倒是很讨金太太的喜

    欢。

    金不换像往常一样拍了拍丁田的肩膀:“娶了媳妇儿,你才知道,日子还能这样过!”丁田被他拍了个跟呛,今日秋高气爽,他穿了件领子稍微大一些,露出了本来裹着的后脖颈,那里,有一块暗红色的痕迹。

    作为一个过来人,加大夫,金不换第一眼就看出来这是什么痕迹了。

    稍微一皱眉,不过还是没说出口,只是跟丁田聊了聊,便回去了。

    而丁田这边需要走礼的人家也不多,给家里送了节礼回去,而二叔家的丁可跟丁乙来给他送了年礼。

    “怎么是你们俩?”丁田看到两个堂弟,顿时开心了。

    “我们俩是来涨涨见识,跟着丁墨哥来的。”两个堂弟见了堂兄也很开心:“先生也让我们过来看看你。”

    他们的先生,就是胡家舅舅。

    丁田在家里给他们接风洗尘,大碗的红烧rou,大盆的大丰收,大白馒头可劲儿造。

    丁墨也晚上过来了,如今他也有了出息,他跟了个商队。

    “商队?”丁田皱眉:“谁家的?干什么的?”

    “是林家的商队。”丁墨道:“走关外,用关内的一些商品,换他们的皮子。”

    “什么商品?”丁田不放松的问他:“是不是盐铁?那可是犯忌讳的东西!”

    “不不不!”丁墨赶紧摇头摆手:“是一些棉线、茶叶、粗棉布、粗麻布。就连缝衣针,都是那种缝被子用的大针,连绣花针都没几包。”

    他们的货都是一些针头线脑,不敢买卖违禁品;同时,为了利润,他们在本地收购一些土布,麻布之类的便宜东西,去草原上贩卖。

    “这还差不多。”丁田满意了“你可记住,别贩卖违禁品,敢卖一个,我非宰了你不可。

    ”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