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丁田的古代生活 第128节 (第2/3页)
钗珠花……嗯,那珍珠是挺小的,而且并非是北珠,就是普通的珍珠,白珍珠的那种,估计是南方珍珠池子里养出来的… 咳咳,早在宋朝的时候,就有养殖珍珠的记载了。 宋代庞元英在《文昌杂记》中就有记载:“有一养珠法,取稍大蚌蛤,以清水浸之,伺其开口,急以珠投之……频换清水,经秋即成珠矣!” 而到了明代,更是发明了特异珍珠的培育方法,养殖成功了举世闻名的“佛像珍珠”。 丁田光知道“佛像珍珠”,因为那个非常神奇,但是这个珍珠也分等级一级阶级,他就真不知道了。 “去问问那个家伙!”金不换拎着东西,跳下炕:“还挺沉。” 一起去了外面,在火把的照耀下,那堆东西更加的珠光宝气了。 “嘿嘿嘿……搜到了这么多的东西,别说都是你攒下来的,就凭你?”金不换将东西丢在了地上,好多官差看着都直咽口水。 但是金不换就当看不见,继续跟安屠户道:“再卖十辈子的猪,你也攒不起这个家当。” “哼!”安屠户突然冷哼一声:“官字两张嘴,是非黑白还不是你们说了算,这是我祖上传下来的,不行啊?” “祖上传下来的?”金不换笑了:“这两颗北珠,非是五品以上的官员不可得,非诰命夫 人不可佩戴,你家祖上,高官哪位?” 古代一品至五品的官员称诰,六品至九品称敕。 早在明朝时期,就已经形成了非常完备的诰封制度,一至五品官员授以诰命,六至九品授以敕命,夫人从夫品级,故世有“诰命夫人”之说。 诰命夫人跟其丈夫官职有关,也就是“夫荣妻贵”的来源,有俸禄,没实权,乃是一个荣 誉象征。 册封的也是官员的母亲、妻子。 “这可不能造假,哪怕是前朝官儿,封的诰命,那也是有记载的,你们老家就算是没有,朝廷里的前朝卷宗档案,可还存着呢,别说几百年了,就算是往前推,宋朝的都有,你说吧!”金不换道:“大秦两汉的竹简,宫里也有,除非是殷商时期……那个时候,有这么精致的手艺么?” 这些事情,安屠户一个泥腿子,怎么可能弄的明白? 他以为自己说自己祖上传下来的,就能扛过去了,可没想到,这玩意儿是需要追根问底的 “而且你有这样的东西,为什么还会如此落魄?成为一个屠户?难道是犯官之后?”金不换又道:“犯官之后,是要屯垦戍边的吧,你却成了个屠户?” 不在边军里效命,那就是私跑出来的,同样是大罪。 安屠户就算再没有见识,在边境生活了这么多年,自然是知道一点的,他回答哪个都不对 “你现在不说也没用了,因为物证太多了。”金不换回头对田径道:“去问问左邻右舍,六月十八日晚,他在哪儿。” 六月十八日,正是蔡家小姐遇害的那一夜。 “好!”搜出了衣服和赃物,田径整个人都兴奋地要飞起来了,赶紧跑去隔壁,哐哐的敲 门。 不一会儿,拎着俩男人回来了:“这是他家的邻居,都说当天晚上,他没在家。” “这么久的事情,你俩都记得?”丁田问俩证人:“确定吗?” “差爷,确定。”其中一个男人哆嘹着道:“那天是俺爹的生辰,俺全家给俺爹过寿,附近就这几家人,挨个送了鸡蛋,俺爹六十大寿咧。” 在这种“人生七十古来稀”的年代,六十岁,的确是高寿了。 “敲了他家的门,他没在家……。” 另一个男人道:“俺那天是在县城里过的夜,跟他一起去县城,他卖猪rou,我是去送柴的,一马车的柴,送到惠香酒楼的后门,他的猪rou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