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34) (第3/3页)
上人家的正式老师,对于皇帝萧德睿和小公主萧铃儿来说,她最多就是个补习老师。 萧德睿有自己的老师,因为他是皇帝,所以安排的文化课老师是几个汉人的臣子,一上午的时间都在教学,有几个贵族孩子陪着他上课,算是陪读。 相比起来,萧铃儿就差一些了,是跟很多的贵族少年一起上学,更像是小学生。 到了下午的时候,薛知景先陪着萧德睿去复习他今天的功课,然后再去陪萧铃儿。 萧烈歌很忙,但她一般都会在萧铃儿学习的时候忙完今天的工作,然后什么也不说地过去,萧铃儿有一次还好奇地问姑姑怎么每天都来。 萧烈歌说,你难道不希望每天看到姑姑吗? 哄孩子她倒是很会,只是她心里哪里是惦记着萧铃儿,根本是想见薛知景,说来也是奇怪了,处理完政务,就想立刻见到薛知景,跟心里长草一样。 萧铃儿哪里想得明白那么多的弯弯绕绕,只觉得开心。 那天又一次见小皇帝萧德睿,萧德睿又认认真真地跟薛知景行礼,唤了一声景先生,然后汇报今天都学到了什么。 不得不说,被汉臣们教了这么多年,虽然资质平庸,但这样的礼仪和行事做派,已经非常符合儒家文化的要求了。 薛知景见他都快成一个古板的老头子了,笑着说道,今天我们不在室内,去室外学习吧。 室外? 薛知景知道,学习这种事情,从来都是要刻苦努力的,业精于勤而荒于嬉。但是事情不能走向极端,太刻板了,就容易压制人的创造力和敏锐度。 一个国家的皇帝不能是一个书呆子,他还应该有敏锐的洞察力,和对这个世界所有美好事物的感触。 于是薛知景带着小皇帝去到了附近的山坡。 侍从们在山坡下巡逻,一帮女奴帮忙拿了毛毡毯和一些食物饮水。 薛知景招呼女奴们离开,她和小皇帝一起,将毛毡毯铺到了地上,然后将食物饮水摆放了出来,书籍更是放到了一旁。 整个山坡的顶部很开阔,周围长着不算太高的青草和一些黄的白的小野花,更远一点才是树木。 薛知景随手指着那些野花,知道叫什么名字吗? 萧德睿呆呆地摇着头,景先生知道吗? 薛知景一点也没有不好意思地说道,我也不知道~不过不妨碍我们喜欢它们~这些不知名的野草野花,生命力很强大。在北海这片区域,它们一年可能只有三个月的时间可以绽放,但你看它们,长得多么坚韧和娇嫩。 萧德睿还真的从来没有认真地去看过路边的野花和野草,在薛知景的指引下,他才第一次将目光投向了这些随处可见却总是被人忽略的地方。 他轻轻地捏了捏那比指甲大不了不少的花瓣,有些惊喜地转头对着薛知景说道,景先生,它们摸起来好嫩啊~ 看来他从小到大,都没有去触碰过花瓣呢。 玩心上来的萧德睿又去四处摸着野草,不同的草会带来不同的触感,他摸完便会跟薛知景讲触感是什么样的。 薛知景不知不觉背起了前世很熟悉的一首诗,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念完,她似乎觉得有些不妥,果然,萧德睿满脸都是惊喜地凑了过来,景先生,你真厉害,这首诗是你做的吗? 额~不是~是一位中原的文豪~ 中原真是人才济济啊~ 薛知景有些赧然,还好这是在辽国,面对的是还没有学成的小皇帝,以后可不能随便在人面前背诗,回头被人当作都是自己写的,就不好了。 在这样的室外,萧德睿果然放松了不少,说起最近一直在学习的《左传》,连口齿都清晰了许多。 这也印证了薛知景对他的判断,这样的孩子,想得其实比说得要多,需要给他时间和机会,他才能真正地表达出来。 这个时候,远远地见着有一行人奔马过来,打头的是一个打扮得娇艳的女孩子。 他们在山坡上下马,那女孩子径直走了上来。 萧德睿见着她,便是一愣,目光中甚至还有躲闪。 皇帝~你在这儿啊~ 耶律燕,你来做什么? 来人是耶律宏逸的女儿,也就是那个被萧烈歌分化拉拢的耶律家的成员,为了拉拢对方,萧烈歌跟耶律宏逸决定,让两家结亲,耶律宏逸的女儿耶律燕便是辽国未来的皇后。 不过目前还是定亲状态,并没有举行册封仪式。 耶律燕今年十六岁,长得还比萧德睿略高一些,从小应该也是养尊处优长大的,所以不但相貌好,更有一种趾高气昂的气势。 我很早就想跟你说了,我不嫁给你~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