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乖仔(重生)_分卷(46)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46) (第3/3页)

看很久。

    林俞觉得他哥是懂他的顾忌,所以字里行间除了日常不曾有过其他。

    唯一那次,他确定了去往敦州的时间,来信告诉家里。

    末尾留了一句:写到这儿好像也没想好带什么给你,突然想起几年前在院子里你常坐的树下埋过一坛青梅酒,是给你的成年礼。年岁已至,代相思。

    这根本不像他哥平日里会说的话,林俞却拿着信纸发怔了一整个下午,末了,眉眼含笑,小心翼翼把信放到抽屉最里边的夹层中收起来。

    晚上就兴冲冲跑院子里掏酒坛子。

    把他哥交代的不能喝多什么的完全忘了,也没想着这是他哥埋的,好不容易说想他了,也该给人留点,一个人就给喝了个底掉。

    第二天被杨怀玉拉起来,大惊小怪道:这是应酬了?年纪轻轻不学好,咱们可不兴酒桌文化那套!

    林俞笑着和杨怀玉说,他觉得味道不错。

    然后挨了杨怀玉没好气两巴掌。

    时间到五月中旬的时候,林柏从手里有个艺术馆的活儿忙不过来,让林俞帮忙去收尾。

    林柏从近年大型项目都接得少,目前手里这个《峥嵘岁月》刻画的是早年间改革刚开放那会儿的市井风貌,到目前为止已经做了有三个月了,仅是雕刻师就用了不止上百人。

    林俞放下手头的事儿,选了个周末过去。

    两百多平的工作场地,负责各个环节的人来来往往。

    林俞远远的就见着林柏从在跟人谈事情,就没上去打招呼,在场地上转了一圈。

    角落里有两位师傅正为了边框选材争论。

    见着林俞过来,就喊:俞师傅,你给评评理?

    林俞听见了,笑了声说:评理不敢。他拿起旁边的样板端详了会儿,柚木确实比桧木要合适一些,柚木色泽细腻,更适合人物背景。桧木相较而言更厚重大气

    林俞还没有说完,就听见后边传来一句:这就是老林你儿子吧?

    是。林柏从的声音跟着响起来,笑着对林俞说:小俞过来。

    林俞转身看着林柏从带着人走过来。

    他放下东西迎上去。

    爸。他喊了声。

    目光投向林柏从身边的两人。

    一个年纪和林柏从不相上下,这会儿欣慰地看着林俞对林柏从说:老林,你这儿子真是年少有为,我可是老早就听说了。

    林柏从客套:他呀,整天就瞎捣鼓他自己那点事儿,小打小闹。

    林柏从给林俞介绍:这是建京文艺理事会副会长李建雄,叫李伯伯。

    李伯伯好。林俞说。

    林柏从当即又指着旁边另外一位年轻人说:这是你李伯伯的儿子,李随声,刚从国外留洋回来,比你大,喊哥就可以。

    林俞见着眼前这白净的年轻人,拿出平日里对待客户的态度,笑着伸手说:随声哥,你好,名字不错,很好听。

    李随声整理西装,非常西式地礼貌回握,笑道:你好。

    口音还有些不纯,想来在国外待的时间不短。

    李建雄在旁边道:小俞啊,我这儿子在国外留学把脑子都快读坏了,尽跟我说些不着调的东西,让我头疼得不行。这样,你们今天既然碰巧撞上就当熟个脸,没事带着他到处转转,感受感受国内的文化氛围,你伯伯我感激不尽。

    林俞说:您客气,都是小事儿,我们今年的生意正巧跟国外有点合作,说不定还是我讨教随声哥呢。

    李建雄安排了儿子,忙自己的去了。

    长辈离开,林俞随便说了两句也转头就忙起了手头上的事情,一直到天快黑了,见着还一直安安静静等在边上的人才想起来有这么个人。

    一时间还真有点抱歉。

    不好意思。林俞摘下手上的袖套,走过去说:我事情多的时候就容易忘事,请你吃饭吧。

    我请你吧。李随声这人有着西方人非常绅士的那套作风。

    跟着林俞往外走的时候,还真心夸奖道:我很少见到国内有像你这样沉得下心来的人,你认真做事的时候,非常有魅力,不像刚刚成年。

    这么直白的夸奖,林俞也没不好承接,笑说:谢谢。

    出门绕路去吃饭,为照顾李随声口味,林俞找了一家擅做清淡菜的店。

    真的深入聊了聊,林俞才发现李随声不单单是出国读书。

    他在国外有自己的事业,还是做电子的,虽然刚刚起步,但大学开始跟同学创业,也算是靠自己一点一点打拼起来。

    林俞把菜单放到他面前示意他点,问说:那怎么会想起回国?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