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18章 专家崩溃 (第4/5页)
屏幕,面面相觑,互相尴尬地一笑。 眼镜男讪笑道:“那我不问了,你们聊着。” 李礼笑道:“没事儿没事儿,探讨而已,又不是人身攻击,只是就事论事而已,这是不同观点的碰撞。” 眼镜男道:“那我真说了啊?” 李礼点头:“好啊!” 眼睛男:“这部影片粗制滥造,根本谈不上——” “咳咳……”王坤拉了下他,“这个讨论完了。” “哦。”眼镜男低头翻了翻王坤的本子,“这个没问?好。李老师,我们下个问题是,您节目中说原版电影时长97.5分钟,这是错误的!” 李礼笑问:“何以见得?” “我们有证据!《特刊》中记载,《盘丝洞》是10大本,这个大约是88分钟!这个基本常识问题您错了!” 李礼笑道:“但《平安影录》中的记载,可是11大本!” 王坤死灰复燃,瞬间坐直:“《特刊》知名度更高,《平安影录》我们都没听过,信息自然要以《特刊》为准了。” 眼镜男点头:“对!” 李礼笑道:“《平安影录》的确是基本没人听过,不过,它是平安电影院的内部记录,相当于工作手册!” 哗! 整个弹幕瞬间炸了: “这么偏?一家电影院的内部记录都能找到?” “我的妈啊,李老师的考证,太他妈偏僻了啊!” “这一句话出来,就是绝杀啊!直接刨到根儿上了!” “绝杀!这就好比研究历史人物而去翻当地的县志啊!” …… 屏幕前,一个45岁左右的男人,正惊诧地望着闺女手机中的直播界面,他整个人呆愣住了,“天啊,我都不知道!” 闺女回头问:“爸爸,连您这位京城电影学院的副院长,都不知道?” 王靖淇摇了摇头,“不知道,我查过资料,《盘丝洞》的首映,是在尚海中央大戏院进行的。正常思维下,即便去考证的话,也是去尚海中央大戏院的资料里进行考证啊,谁会去翻平安电影院的资料?况且,《平安影录》这也太偏了,偏到姥姥家去了!” “爸,那两个专家?” “嗨,民间组织!” “那可是国字头啊!” “你老舅家小弟上的华国经济贸易大学,还是国字头呢,野鸡学校!” …… 弹幕上网友啧啧称奇,但毕竟不是专业人士,远没有王靖淇他所感受到的震撼深,毕竟,越专业越知道李礼专业深度和广度的可怕。 最可怕的是,一方拿着查阅好的资料素材来质问,而李礼则随口回答而已,并轻轻松松化解。 李礼轻描淡写寥寥几语,便把京城电影学院副院长吓住了! 两位专家不服! 王坤道:“《特刊》中记载了10本,那个平安……呃,平安……” 李礼:“《平安影录》!” “那个《平安影录》中记载了11本,这两个是矛盾的,正常来说这个争议应该搁置,但是,《特刊》是面向尚海滩的刊物啊,这种笔误不会出现,而《平安影录》只不过是影院的记录册子,工作人员笔误的可能性很大!” 眼镜男点头:“对,有道理!” 李礼笑了:“还有个事实你们忽略了。 《特刊》是在《盘丝洞》公映前印制的,仅仅是影片预告之功能。 而《平安影录》,是影院根据电影拷贝的实际长度做出的放映安排。这个错了的话可就不好办了! 一个是预告,一个是播出安排。” 弹幕一阵欢呼,又是一记重拳!基本上,一拳致命!! 王坤有些急躁了,毕竟这么多双眼睛看着呢,自己的脸要丢光了,实在太难堪。人之常情,人也变得激动了起来,有些强词夺理找面子了,“虽然是预告,但毕竟是大刊物!打个比方,同样宣布粮食减产,我们是相信吉森卫视新闻的整体报道,还是相信个别村子狭隘的村民言论?” 弹幕: “村民言论!” “村民言论!” “哈哈,村民言论!” “废话,你信新闻啊?” …… 王坤一怔,这……妈呀,举例失败了! 眼镜男道:“《特刊》和《平安影录》记载的矛盾,五五开,影片长度究竟是88分钟左右,还是97.5分钟,咱们暂时搁置,谁也说服不了谁。” “等一下,”李礼道:“我这还有证据!” 王坤:“……” 眼镜男:“……” 众人:您就不能一起说完? 李礼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