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18章 专家崩溃 (第2/5页)
在《民国电影简史》中说:‘电影场面粗糙,平庸无奇’ 王帅导演说——” 李礼打断:“那您说呢?” “我?我昨晚看了《盘丝洞》,的确挺粗糙的,与你所说重金投资、制作精良也不符合!网友们说对不对?” 弹幕瞬间响应: “这个的确是,挺粗糙的!” “嗯,这个学者没瞎说!” “有道理!李老师你这个得承认,的确吹大了。” “很多电影学者都批评此片粗糙了啊,那就一定是真粗糙了!” …… 面对网友们的一致倒戈,李礼轻轻一笑,道: 《华国电影发展史》成书于1998年,《民国电影简史》成书于2001年……这些学者本身就没机会看《盘丝洞》,那有什么资格言之凿凿地点评影片呢? 素材是什么?素材是道听途说么?是某些前人的批评么? 评价一部电影,起码得亲眼看过吧?” “……”王坤,“可,可咱们现在有机会看了啊,的确粗糙啊!” 李礼:“老片子和现在比,一定显得粗糙。而且,这种神怪片和同时期其他类型影片比,也一定显得粗糙。 洞窑、兵器、魔怪造型、荒山……这些元素加在一起,观感上是绝对没有都市剧时尚的,一堆石头总不能和别墅内景比画面观感吧?” 网友们又倒戈了,倒戈得毫不犹豫: “嗯,有道理!” “现在我站在李老师一边!” “是这个理,一个山洞里,而且还是盘丝洞,总不能富丽堂皇吧?” “尤其是默片,还是那个年代的!” “其实我觉得吧,盘丝洞里的观感本就应该粗糙一些。” …… 王坤摇了摇头:“主持人,我不同意你的说法!昨天看了影片,我认为这部片子不至于投入资金很多,绝对不至于达到你的重金投资的说法。” 李礼问:“王专家,你是从哪里看出来投资不大的呢?” “这很明显啊,主要场景都在山洞里,这能花多少钱?主持人,你又是怎么看出来,这部片子投资重金制作精良的呢?恕我眼拙,看不出来!” 呵,原来您的观点是靠自己推测的啊? 李礼有些哭笑不得,“我为什么说《盘丝洞》制作精良,下面是一些资料。 在说这些资料之前,普及一下,当时的‘一块钱’的购买力,相当于现在的60块钱左右。 首先说服装,蜘蛛精服装数千元,以珠钻连缀而成,流苏四垂,光彩夺目; 孙行者变化成的猴子兵情节,群演500人,需服装五百套,此项费用,每套五元,总计二千五百元。 孙悟空猴形面具,花了数百块从国外购入,因不合适而放弃! 至于盘丝洞的布景,其实是很复杂的。尤其浴池之工,布置得特别精细,池底甚至设置了传热装置进行加热。很多预算是大家看不到的。 …… 为了增加影片的精彩程度,导演精益求精,除了动用乌龟、兔子,还特意训练老鹰,以求在影片中展示老鹰叼走蜘蛛精衣服的情节。 老鹰的确是训练出来了,衣服也真叼起来了,不过老鹰飞走一去不回,顺便把衣服丢到了厕所中。 …… 影片拍摄用到了水下摄影,这是我国有记载以来的第一次水下摄影; …… 综上所述,说导演对影片精益求精,砸下重金,并不为过!至于有人所谓的‘粗制滥造’,我认为还是疏于了解。 下个问题。” “呃,那好!”王坤尴尬地挠了挠头,开始翻页。 网友们笑了: “李老师对电影的了解真的太全面了,台前幕后无所不知啊!” “专家是列出今人评论,并自我猜测。李老师,直接上数据!直接给幕后信息!厉害了!” “要是照李老师的看法,难道说,那些编电影史的人,很多都胡说八道?” “呵,别过度相信他们,哪怕有些大学者,写出的书都因各种原因变味了。” …… 王坤又道:“主持人,下面的这个问题是个大问题,《盘丝洞》卖弄se情,以此为卖点,这个是不是影片的弊端?” 李礼轻笑,“请继续说。” 王坤开始罗列证据,读着自己整理好的资料: “电影上映之初,《北洋画报》认为,此片大卖se情,艺术之堕落,至是亦堪称观止。 《华国电影发展史》认为,尚海影戏公司的影片“……处处仍不忘穿插luo体女人的镜头,伤风败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