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影评人到文娱大佬_第57章 危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7章 危机 (第2/3页)

众可能心态更加平和地去看节目了。

    李礼打开《观影指南》页面,看了下观众的评论,瞬间被浇了一头冷水:

    “这期节目我看懵逼了,这三部电影都没听说过!”

    “希望《观影指南》能够聚焦国内影片,外国电影尽量别点评了,外国的作品再好,我也看着没感觉啊!”

    “节目千万不要曲高和寡,要接地气!”

    “这期节目依旧是极高的水准,但是坦白地说,和大众的喜好有些脱节。”

    “国外电影除了好莱坞大片和国内票房极高的片子外,其他的我真的全都不看。”

    ……

    看着网友们的反馈,李礼托着下巴陷入了沉思,难道【外国电影推荐】本不该登上电视平台?

    但这不可能啊,毕竟这是影评节目,怎么可能只局限在国内?影评节目只评国内影片,那就太狭隘了。

    【外国电影推荐】这种题材是一定要做的,但怎么做才能更加符合市场呢,让观众愿意去了解呢?毕竟节目是做给观众看的。

    李礼又看了下网友的评论:

    “推荐外国片子也可以,但起码得有演员咱们认识啊!”

    “对啊,本来文化隔离,必须得有纽带把国内观众和外国电影联系起来啊。”

    “节目要是介绍阿汤哥的电影,我一定去看!”

    ……

    网友们说的是有一定道理的,那难道为了迁就市场迎合观众喜好,连今年奥斯卡最佳影片《水形物语》都不点评了么?这显然不成!

    也许点评《水形物语》的时候,后两个影片是《阿凡达》和《速度与激情》就好了?在国内名气巨大的外国影片搭配上名气稍弱的外国经典电影?

    有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来介绍外国影片呢?尤其是一些相对小众的外国影片,如何做才能兼顾市场和节目本身调性呢?

    或许可以开个公众号在超级影迷中推荐?

    咦,对啊!

    李礼猛然惊醒,为什么不开个公众号啊!有些影片不适合在电视平台推广,但一定有影迷喜欢的,有些话不能在电视上说,但可以换个环境啊。

    节目公众号的建立,可以对电视平台有很好的补充作用!这样自己的影评就更全面一些了,既满足了市场,也能满足小众影迷口味!

    李礼决定明天跟领导商量商量。

    全国影评节目中,也就《观影指南》有这种口碑遇冷的烦恼。对于其他影评节目来说,人家想做什么主题的节目就做什么主题,别说外国影片主题了,就算做外星影片主题也不用担心口碑的问题,反正也没人看。

    李礼之所以对口碑遇冷反应稍显过激,因为《观影指南》太受关注了,高处不胜寒啊!

    这期节目在观众中遇冷了,和前几期节目的热度没法相比,不过,在业内依旧是一片赞扬声,甚至是极其高度地赞扬!

    毕竟,普通观众的关注焦点和业界人士是截然不同的。

    业界看的是你节目的专业性、厚度、积极意义等,这些方面《观影指南》第四期节目没丝毫问题。

    甚至于,张小东依旧在微博上大力推荐:这第四期节目,《观影指南》已经将触角伸向国外了,《观影指南》试图打开一片新天地!

    苏灿微博也道:这是一档充满着野心的节目,水准之高让同行难以企及。对了,主持人很帅。

    ……

    业界高度赞扬,但节目的受众毕竟是普通大众啊,《观影指南》必须要更加贴合市场。市场一旦都没有了,还怎么立志做一档影响国人观影习惯的经典节目?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