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62) (第2/3页)
后一看气氛就觉得事情不对劲,蹙眉问道:除夕家宴,皇帝不来用膳,说是病了。现下夜深了,又将哀家招来,所为何事? 自是又要与太后商量。柳戟月淡淡道,让椿公公将锦盒呈上,太后先看看这个。 楚静娴心存疑虑,却也并未多言,素手掀开盖子,只一眼,表情便剧烈大变,下意识惊叫出声。 柳戟月道:前线急报,敬王战死,西宛军暂退,递文书求和。唯一要求便是要昭华嫁过去和亲。 太后浑身剧颤,又掀开锦盒看了数眼,确认里头装的真真切切是楚静忠的头颅,才狠狠盖上锦盒,将椿芽儿往旁一推,怒声喝道:敬王战死与昭华何干?朝中就再无人能领兵了吗?分明是西宛入侵却要我们送人,承国的脸面何在?还是说皇帝,根本就是你想把昭华作为谢礼送出去?! 我早该想明白的,那天他离开时说的话,他的表情,他根本早就知道了!太后又气又急,愠怒的目光从柳戟月脸上又落到锦盒之上,什么西宛,什么昭华,还有我根本就是你用来报复他的工具! 柳戟月表情平静,淡然接受了这份指责:太后,朕此番也只是找你来商议,并未说定。 并未说定?哈,这种话我三十年前就听过啊!大义在先,不该为儿女私情困缚,多么冠冕堂皇、义正辞严。是,他也是这么告诉我,要与我商议,可商议过后,难道还会有第二个结果吗? 太后语调悲愤,似是想起了什么极为遗憾的往事,说到最后,眼眶中骤然聚起一团水雾,她看着垂眸远眺的柳戟月,却又突兀气极而笑:你果然和他一样,他逼我嫁入皇宫,只不过怕先帝惧他功高震主,而你逼昭华远嫁,自始至终也不过是想拿她做无关紧要的筹码你们不愧流着同一种血! 第71章 会者定离,一期一祈(4)若你是敬王 楚静娴的话音甫落,殿内刹那间陷入了一种离奇的寂静。 之所以说它离奇,是因为每个人的心里都掀起了一场惊天骇浪。 所幸此时殿内之人并不多,不过是皇帝、太后、楚栖、凌飞渡、椿芽儿,以及一位太后的随身侍女罢了。 什么叫流着同一种血?这句话的形容范围很广,可以通过多个角度解释,乍听之下似乎也说明不了什么,何况在这样一个时机,太后气至极点口不择言,便很容易胡言乱语。 但也很容易脱口而出、道破真相。 譬如椿芽儿和那位太后侍女便神情剧变,脸上瞬间失去所有色彩,颓然一片惨白,惊惧至极地跪伏趴下,浑身都在颤抖。 楚栖下意识看向柳戟月。 柳戟月垂眼看着底下战栗的宫人,不知在想些什么,他侧颜又因这些日子的病症而消瘦许多,棱角突出,喉结鲜明,倒与先帝晚年时的雍容相去甚远,唯独一双眼睛依旧深沉如墨,乌漆漆的渗人。 他恹恹地抬起袖管,指节也削瘦分明,掩唇低咳了好久一阵才止住气息,反而笑了起来,颇显宽容仁厚的模样:怕什么,都起来吧。既然太后都把话说到这份上了,一并挑明也无妨啊。 那两人怎敢有动作,只把身子伏得更低了。 柳戟月也不再关心他们,他淡淡瞥了一眼太后,蓦然开口:是,我是他的儿子,自然和他是同一类人,甚至比他还要疯狂,所以他死了,我活着。既然有些事他做得出,我为何不可?我兴许还会比他更出格一些。 楚栖指尖一颤,连呼吸都停滞了,仿佛不敢相信自己听到了什么。 说实话,即便听到自己其实也是皇子他都不会这样震惊,因为先帝确实待他很好,又说他神似殇太子,坊间更是常年有这种谣言风声,听多了他都快信了,但他对柳戟月的身份却是从来没有质疑过,更不可能联想到楚静忠身上。 因为一来皇宫戒备森严,哪来人有手段偷换皇子,二来敬王待他几乎如仇敌,下毒残害将近二十年,稍有不顺从便想杀了换人、取而代之,莫说为臣之道已令人发指,若再加上一个为父之道简直让人毛骨悚然。 然而细细想来,又似乎的确有迹可循。不说他们之间那若有似无的默契,光论楚静忠的态度 楚栖觉得此时自己仿佛身处在一艘狭小破烂的木筏之上,晃晃荡荡,摇摇欲坠,迎面是波涛汹涌的海浪,只要少顷就能将他从头吞没。 他觉得可笑,便也笑了:若你是敬王之子,那我是谁? 柳戟月一眨不眨地看着他,乌黑的眼珠像夤夜时分的夜空,幽深不见底。 自然你才是七皇子。他道。 楚静忠狼子野心,借职位之便与meimei娴妃之手,偷天换日,将刚出生不久的七皇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