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穿成种田文里的恶婆娘 第90节 (第1/2页)
“那你拿出证据来。你说我们承诺了给你粮,字据呢?总不能你说啥别人就信啥。” 齐氏自然拿不出字据来,只能垂头丧气的回家了。 没地没钱,怎么养活两个孩子呀。 卖地的时候小麦和meimei小稻都不知情,及至卖了地,齐氏才告诉了她们。 姐妹俩也不敢置信她们的娘怎么就那么轻易听信了族人的花言巧语。 不过现在这样的局面,埋怨她娘也没用。 胳膊拧不过大腿,她们娘仨谁也打不过。 俗话说无利不起早,她们无权无势,也找不到能为他们讨回公道的人。 只能先认栽,想着怎么活下去。等将来强大了,说不定还能把那几亩地弄回来。 至于怎么挣钱. 按说他们离怀河镇近,齐氏倒是可以进城给人洗衣服。但是她胆子小,一个人不敢去镇上。 小麦便陪着她一起,小稻留在家里一个人看家。 娘俩合着倒是挣到了一些钱,一家三口倒也饿不着了。 可是洗衣服毕竟不是长久之计,只能让她们填饱肚子,攒不下一分的钱。 小麦不甘于如此,她要给meimei攒嫁妆,给娘攒养老钱,将来还要买回自己的地。 所以还要想别的出路。 在镇上寻摸挣钱路子的时候,小麦路过骆家的茶楼,看到茶楼里人来人往,好不热闹。 那些人都在谈论什么孙猴子猪八戒。 他们说的那些小麦不懂,只是感叹这茶楼人气这么旺,东家每天数银子肯定数到半夜。 骆东升:?老子哪里有那闲工夫。 回去说给了她娘和meimei听,竟然从齐氏的嘴里得知她的爷爷曾经在骆家做过书童。 小麦听到这个消息灵机不由得一动,骆家日子现在这么富裕,她能不能去他家找找活计。 当个茶楼里的小二也好呀,比她们现在满镇子找洗衣服的活计强多了。 说干就干,小麦收拾出自己最好的一件衣裳,去了骆家的茶楼。 骆东升听了她的来意,从家里找来了一个老仆,确认了她说的是真的。 不过他茶楼里不缺小二,便让老余在后厨里给她安排一个活计。 骆东升想的是打发到厨房,洗洗筷子刷刷碗,虽是辛苦点,但是每个月的工钱却不低。 老余却有点为难。 东家是不知道茶楼的情况。 现在茶楼里每天人满为患,这些人要喝茶吃点心,换下来的盘子在厨房堆的有半人高。 就小麦这身板去了后厨,没半个月就得累得不长个了。 老余听说小麦的娘花生瓜子炒的不错,便让她每天提点来茶楼里卖。 清闲自在钱也不少挣,有他老余看着,想来也出不了大事。 不过小麦这个孩子仁义,提着篮子来卖了两次便知道,这些吃食茶楼里也有的卖。 她这是在跟茶楼抢生意呢。 掌柜的照顾她,她却不能不舔着脸占人家的便宜,因此很快换了鲜花来卖。 老余看到后还专门跟她介绍了一下茶楼里那些常来的客人,谁的脾气好,可以上前去试试。谁最不喜欢喝茶的时候被打扰,要绕着走。 小麦的鲜花都是娘仨从山上挑着好的采的,经过她细心的搭配,看着很是吸引人。 虽是山上到处可见的野花,买的人倒也不少。 小麦盘算着卖上几年,说不得就能给meimei攒出一份嫁妆来。 等给meimei找到好人家,她便招赘个女婿,守着娘亲过一辈子。 可是没想到,她竟然被那苗家的作坊相中了。天上掉馅饼这样的事情竟然发生在了她的身上。 从掌柜的那里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小麦高兴的简直要疯了。 她家虽然穷,买不起香皂口红,但是不代表她不喜欢这些。 那在水一方的杨掌柜人很好,对她们这些只看不买的客人也从不驱赶。 她每次在茶楼里卖完了鲜花,回家路过的时候总是忍不住进去看几眼。 要是杨掌柜不忙,还能上前攀谈两句。 因此她知道了不少关于那苗家作坊的消息。 比如作坊主要从大苗山里招人,比如作坊不招十五岁以下的,比如进了作坊偷懒是要被开除的。 小麦一直很遗憾她的年龄实在太小了,才十二岁。就算将来苗家作坊肯扩大招工范围,她因着年龄一时半会也去不了。 天知道她有多羡慕苗家作坊里的工人,杨掌柜可说了,作坊里的工人最少的每个月也能拿一两银子。 但凡勤快点的,多加几次班,二三两银子不在话下。 这可比在码头上扛包挣的还多。 现在她也能去作坊上工了吗?小麦激动的有点不知如何是好。 她今天遇到的那位看起来很有气质的娘子原来就是苗家作坊的东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