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11) (第3/3页)
隋然电话打过去,让同事、朋友合伙人帮您做呢? 魏先生磨磨唧唧吐出三个字:不,不能。 虽然说不出所料,但隋然还是沉默了近一分钟,魏先生也不挂。 她换了语气,循循善诱:我觉得,只是我个人的建议您可以先做个目录,排下版,这样投资方翻目录就知道你这个系统是做什么的,能用到哪些领域,如何应用就像产品说明书一样,您自己做的时候,一定有大纲、设计思路对不对?您把这些写下来就行。而且其实您的项目书已经写到了很多东西,您只要优化一下,让它更容易让没有相关知识的人理解。 魏先生问:你理解吗? 隋然顿了顿,不能说完全理解,可能一半都不到。 魏先生说:可是你帮我联系了投资方,你认可我的,你知道它有用,比那些好用。 隋然说不出不,但也说不出嗯,认可,好用,她认为有必要帮魏先生联系投资方,可以牵线搭桥代为跑腿,甚至熬几个通宵研究陌生领域。 可临阵抱佛脚最多让她能跟投资经理聊上几句,她不是专业人士,没办法说魏先生的系统是否在市场上无可取代,甚至比不知道哪些的那些好用。 她没办法下这个定论。 电脑版微信叮咚一声。 隋然如蒙大赦,魏先生我这边有点事,稍后再联系您。 淮安:「隋经理前天提到有一个做工业互联网的客户,我想了解一下这位客户的项目,是否方便?」 第16章 安排[憨笑] 是否方便隋然目不转睛盯着这四个字看了好几分钟。 好问题。 客户是公司分配到的线索,公司有投资部,承揽融资、注资项目。按公司章程,客户优先在内部流转哪怕过程将会持续相当长一段时间,而客户在此期间流失、另寻出路。 是否方便? 隋然在键盘的B键停留几秒钟,转手打开另一个聊天框,给海澄推送的最后一位投资伙伴发信息,告知对方将在十五分钟后联系。 还没点选发送,有人敲响会议室的门。 然姐。姚若探头探脑,天真活泼地吐吐舌头,问,忙吗? 隋然点了发送,定一个15分钟后的闹钟,有时间,怎么啦? 姚若做贼似的滑进来,小心地关上门,特别小声地问:然姐跟西二区的海总熟吗? 神神秘秘。 我以前在海总手下。隋然不避讳,离职前一直是海总带我。 姚若点点头,一脸怪不得。 隋然委婉发问:跟西二区同事有合作吗? 没有没有,我哪儿来的西区客户。姚若急忙摇头,吞吞吐吐问,然姐打算转组去海西吗? 隋然没有正面回答,挑挑眉:嗯? 姚若推椅子在她面前坐下来,双手放在膝盖上,小学生坐姿丧丧地叹气,说:我真不想在这儿了。 瞟一眼隋然,笑眯眯地说:然姐转组带我一个嘛。 又一周快结束,她还没分到新线索,考核期只剩下不到十天。 我听说转组不麻烦,而且转组了以后还能多一个月。姚若说,而且我家本来就在海西,就10号线陕西南路那块,来海东上下班挺不方便。海总西二区那儿我还挺熟的。 隋然开玩笑问:那李睿呢? 谁管他啦,有手有脚有脑子的。姚若撇撇嘴,以前就是他叫我来面试,还说公司特好,老大人也特好。早知道来了根本不是这样,哪个要来啊。 小姑娘眼神挺活络。 她是本地人,独生女,父母掌上明珠,透着良好家庭环境塑造的自信和眼界,直来直去。 李睿比她大一岁,按理说早一年踏上社会,都不如她说话办事爽利。 本地人在就业方面很有优势,小姑娘也知道及时止损,两个多月就当公费跟男朋友约会。 但还有一肚子苦水倒。 市调那两个礼拜,整天跟他跑跑跑,园区还不能骑小黄车。俩礼拜坐的公交地铁比我过去两年都多。图什么呀,不就图做点事情出来嘛。我说要来做这个,我妈都发火了,她说直接给我介绍去机关单位,学历放着,干嘛要风吹日晒的 隋然有一着没一落听着。给年轻同事当个树洞无可无不可,姚若也不一定真想让她帮什么忙,有主意的人在倾诉过程中就能自己找到解决途径。 果然,姚若讲到后面,直接抄起手机给东区的行政助理发信息,要转组申请书模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