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10页 (第2/2页)
因此,一个个只能是摆出一副如丧考妣的模样,希望大唐这边能改变主意。 李治心里头将鸿胪寺的人骂了个狗血淋头,蒙舍诏的使者也就算了,其他五诏算算立场跟大唐就跟敌人差不多,你不拖着他们,反而让他们将事情闹到朝堂上来了,简直是蠢货!不过,李治深谙踢皮球之道,他终于开了口,表示这事不能听他们一面之词,还得先问问闽王那边究竟是怎么回事,如果这事真的是闽王那边的失误,那么,他一定会帮他们做主云云,然后就将这些使臣打发了。 那些使臣怀着微弱的希望被鸿胪寺安排到了驿馆之中,不过他们也搞不清楚大唐这边做事的流程,根本想不到,李治准备将这事无休止地拖下去了,毕竟,闽越离得那么远,如今也没到闽王回朝的时候,闽王收到消息,也得先找那些商人取证,一来二去,光是想要弄明白事情的始末,就不知道要花费多少时间了。而在这段时间,那些手里头不知道带了多少钱的使臣能在这个居大不易的长安生活多久还是个问题。 朝臣们自然明白李治的言下之意,因此,他们很是默契地略过了这个话题,就等着下朝之后找人打听六诏那边的事情。等到其他事情商讨完成,李治有些疲倦地宣布退朝,李弘却是干脆跟了上去。 “父皇,儿臣还是很难相信,十五叔那边居然靠着一些商人,就将六诏搞得如此狼狈?”李弘疑惑地问道。 李治靠在软塌上,微微合上了眼睛,然后说道:“虽说的确很难相信,但是既然都逼着六诏派出使臣找到长安来了,那么,他们那边的情况应该的确不妙!” 武后在一边说道:“六诏之所以能够在天南那边立国,无非就是因为天南的地形和气候,大唐拿他们没有太多办法,但是,闽越那边论起地势和气候,也并不比六诏强到哪里去,所以,那边的商人在六诏其实是能来去自如的,若是闽越手里头又有着六诏急需的各种物品,他们自然愿意跟闽越做交易,比起其他的东西,自然是人口最容易获得,不过,我估计,这几年下来,闽越购买甚至是勾搭的人口肯定不是什么小数目,甚至还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偏偏他们拿闽越没什么办法,要不然,他们也不至于病急乱投医!” 说到这里,武后简直觉得有些好笑,然后,她若有所思地问道:“不知道咱们能不能趁机解决六诏,将西南收为己有呢?” 西南那边起码在汉朝那会儿,是归顺了大汉的,司马相如当年的功绩里头,就有一项就是收服了西南诸夷,当然,因为那边的特殊性,西南那边其实和百越一样,一直以来都有着半自治的意思,就算是朝廷派了官员过去,真正做主的还是当地各个部族的首领,也就是到了明清的时候,朝廷极力推行改土归流,那边才算是逐渐真正纳入了中原的管理体系之中。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