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86页 (第2/2页)
视野不知不觉变窄。 可能是朝阳强盛,也可能人在笑,眼睛自然眯起。 海澄正在看右侧后视镜,余光收了她的表情:“看到什么好玩的了?” “没什么。”隋然拇指一动,半个背影消失在下滑的屏幕。 “对了,你昨天问我代缴房租那客户是怎么回事?”海澄问,“公司帮员工代缴?哪个公司福利这么好啊?” “不是,是帮那客户给业主缴租。”隋然说,“就是我们一会儿去见的客户,她公司之前碰到点状况,上了失信名单,可能账户也被冻结了,划不了款。” 前面上匝道,一辆车好死不死想加塞,海澄一脚油门踩过去,重重按下喇叭——反正出外环了可以鸣笛。 海澄“哦”了声,对失信不太在意,说:“……那还不如换个法人重新注册公司呢,哪有代缴房租的。” “重新注册?” “不然呢,还傻愣愣等着失信消除啊,消除了网络记录还留存的。” 隋然醍醐灌顶:“是哦。” …… 梁家浜村的农田跟隋然印象中的不大一样,地里长着温控大棚,透明薄膜能看出里面有花卉,还有水果蔬菜,红绿黄紫,颜色很齐全。 过大棚区沿小河往前开,两旁水稻田整整齐齐。 海澄按照定位把车停在村头停车场,隋然打电话给胡思奕。她换到副驾的时候给小姑娘发过信息,估计那边以为她才出发,这会儿接到电话很惊讶:“啊,然姐已经到了,这么快?” “嗯,停在村口,这边有个石碑。方便来接一下吗?” “方便方便,我马上来。” 村里不给进汽车,胡思奕开了辆电动观光车,带她们从村头转到村尾。 现代农业不像传统农业,面朝黄土背朝天,辛辛苦苦一整年,收入不够化肥钱,大部分都是机械作业,大棚控温,一年都是收获季——梁家浜所在的这一大块农业区都是直销到海城的市场,老一辈海城人喜欢吃本地产的农产品,各大菜场都有多年往来的经销商。 “直接卖农产品利润还是不高的呀。” 电动车开了半个小时,胡思奕领两人去了加工厂。 厂子不大,但进去了发现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流水线全封闭,三五个工人在两头负责填料和封装,都穿着全套无尘服,戴着口罩眼镜帽子。 虽然做半成品食物加工,基本闻不到味道。 说实话,这跟隋然想象中钱姐开的工厂其实有很大不同——她还以为是作坊形式,好些个阿姨大姐一边聊天一边炒菜,饭香十足,烟火味也足。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