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57) (第2/3页)
a的双手抱紧自己的动作,再到落冰后在展开的双手,难道他跳的是一个勾手四周的抛跳? 可如果只是勾手四周,场内怎么会是这个反应? 所以 一连串的疑问在心里生出,继而又在下一秒有了更为准确的答案。 该不会是勾手五周吧? 勾手五周!!?? 这是什么鬼? A单的世界冠军,如今也不过勉强能够完成一个勾手五周的跳,全世界能够做出这个动作,并且成功率在50%上,也不超过两个人。 如今一个Omega竟然跳出了勾手五周? 唬谁呢! 然而这样的想法并不成立,因为刚刚那一幕是亲眼所见,这疯了一样的现场更是持续到现在还没有安静下来。 所以真的是勾手五周了? 卧槽! 卧槽槽! 疯了吗?是真的?我看见了什么?这是真的! 一时间兴奋涌出,还有一种自己再次后知后觉地懊恼。 都是美色误人,光看这两人的水滑法,却错过了真正精彩,具有历史性的一幕。 啊啊啊啊啊啊! 怒! 啊啊啊啊啊!我的天啊!真的成了?! 于一曼激动的都快原地转圈了,一边拍手一边大叫着好,兴奋的一个劲地垫脚。 简直不可思议! 中午穆焕这么说的时候,她就觉得是瞎扯,怎么可能?勾手跳是仅次于阿克塞尔跳难度的技巧动作,更甚至,因为阿克塞尔跳是因为多了半圈所以才难,要论跳起的技巧难度,其实勾手跳才是所有跳跃里最难的一个。 紧抱的手臂让身体变得更难控制,尤其是被严格要求的手臂打开时间,一旦落冰后提前打开手臂,勾手跳就变成了结环跳,直接降级。 下午训练的时候,黎昕就失败了太多次,不是摔倒就是提前改变动作,她当时就觉得不行,穆焕的想法太过异想天开。 只不过成功完成了5T的抛跳,就想跳其他的五周,根本不可能。 要不是因为他们训练的认真,又没有比赛任务,于一曼早就开口叫停了。 今天滑到现在,她有把握【螺旋线】的GOE正分,也期待【水滑法】的惊艳亮相,只有【抛跳5LZ】,她已经做好了黎昕摔倒,运气好最多存个周的结果。 谁能想到。 竟然成了! 这一刻,于一曼心里的激动兴奋,比赛场所有鼓掌呐喊的人还要多,强烈的情绪涌向大脑,甚至让她无法控制自身,隐隐颤抖。 竟然成了啊。 昨天才跳了个5T,今天又跳了个5LZ,这是做梦吧?也太不真实了。 于一曼狠狠的在自己的手臂上掐了一把。 还真特么疼! 备赛区那边儿,掉了好几双眼睛。 安德列夫眼睛瞪得大大的,灰色的眼珠都快从眼眶里掉下来。 尼基塔抬手捂住了嘴,但是在没必要,惊讶过度,声音都被卡在了嗓子眼里。 身边的Y国选手还在互相确认。 5LZ? 应该是吧? 他们竟然练成了? 太不可思议了! 不过他们为什么昨天没有跳? 安静瞬间出现。 谁敢想象这是他们今天才上手的动作? 这可是勾手五周! 这是勾手五周。 穆焕提议的一个临时改编的动作。 说实话,他心里还是挺有底的,觉得最差也能存个周。 这个动作在他看来,最大的难度不是跳的过程和落地的过程,而是跳起来的那一瞬间,黎昕,或者他,是否能够跳的足够的高,足够让他们完成五周的旋转。 至于技巧方面的东西,或者可以嚣张点儿地说,是他们与生俱来的天赋吧。 穆焕小时候开始学跳的时候,就喜欢把自己抱的紧紧的,其他的动作他学的进度和其他学生差别不大,但勾手跳永远都比其他人快上好几倍。 他好像天生就知道怎么去用力,怎么在抱紧自己的时候找到平衡,又是在什么情况下打卡双臂是最正确的步骤。 黎昕15岁进入国家队,是华国花滑国家队历年来最小的运动员,当时最让教练惊讶的就是他那个年纪,就可以跳出勾手三周,而且成功率几乎百分百。 后来进的国家队久了,教练也一直盯着他全面发展,渐渐的除了温淳以外,就都忘记了黎昕的勾手跳非常具有天赋,一旦给他足够的高度和力量,就是五周勾手也不在话下。 这一点天赋,于一曼作为双人滑教练,自然还没来得及了解。 他们进步的太快了,于一曼也有点跟不上。 但穆焕知道。 他清楚知道自己和黎昕的每一个闪光点,知道他与生俱来的优势,与其去拼一个受限于体能而无法完成的4T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