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183) (第2/3页)
能惯着他们。 说完鸭苗的事,邓场用那双锐利的目光看着顾立春,刚才我听说有人举报你了。 顾立春云淡风轻地答道:嗐,我被举报不是家常便饭吗?没事。 邓场面无表情:不敢苟同,这次可不是家场便饭,是山珍海味。顾小刀,你的考验升级了。 顾立春一脸委屈:是啊,邓场,我命苦,一路净遇到妖魔鬼怪。 别贫嘴,想好怎么办没有? 还没有,恳求明灯指给我一条明路。 邓场轻哼一声:明路,我没有。方法论倒有一个,如果你的路不明朗,那就想办法让对方的路更暗。 顾立春频频点头:邓场高明,我心头豁然开朗。 顾立春回到办公室先给叶北林回了一个电话,说合同照旧履行,同意他说的价格,叶北林感动得不行,再四道谢。 顾立春正色道:老叶,这次我是看在你的面子上才厚着脸皮求领导履行合同的。咱先说好,事不过二,如果你们农场价格再有变化,我也没办法了。 叶北林连忙说道:如果价格再变,我也没脸面对你了,这个副场长我也不干了,不够受窝囊气的。 两人聊了几句,叶北林突然压低声音说道:小顾同志,我刚才光顾着说鸭苗的事了,还有个事忘了说了,你朋友托我打听的那个人我打听到了。就是七河子农场那事。 顾立春心中一动,七河子农场,就是孟念群的jiejie所在的劳改农场。 他赶紧问道:那个女同志的情况如何? 叶北林沉默片刻,说道:情况嘛,你知道的,好不到哪里去,但也还行。我已经先托人送了一些衣物和吃的进去,托朋友的朋友帮忙照顾一下。 谢谢你,老叶。 这点小事,不用客气。 顾立春被人举报的事很快就传开了,一时间人们议论纷纷。 大多数人都不信举报信的事,也有人抱着看戏的态度找赵高打探情况。 赵高早把顾立春教给他的剧本早背熟了,别人一问,他瞪大眼睛看着对方问道:你说的这个人是谁?我咋不知道呢。我们一直忙着签合同的事,志新姑新请我们吃饭,我们都没时间,这些人造谣时咋不知道算算时间呢?张口就来。 吴胖附和赵高:对啊,这些人的脑子做豆腐脑吃了吗?一个个傻不愣登的。 这个谣言由于缺乏传播的土壤和必要的细节,又不符合大家的逻辑,并没有激起多大水花。 紧接着,关于这则谣言的相关谣言却传播开来了。 流言说,毕主任要卷土重来,他回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报复大家。这一下子就引起了大家的恐慌。 接着又有流言说,毕主任为啥能在千里之外知道农场的事情,这说明农场里头有内jian。至于内jian是谁,稍稍一动脑就能猜得到。 为何这封举报信早不出晚不出,偏偏在这个节骨眼上出来? 搞臭顾立春的名声对谁最有好处?那还用说嘛,和尚头上的虱子,明摆着的事。那个名字呼之欲出。 谢宣一下子成名了,无论他走到哪里,都能听到人们窃窃私语。 大家也不正面怼谢宣,毕竟他的身份在那儿摆着,但工作上一点也不配合。 谢宣去猪场调查访问,猪场的工人,年轻的说自己经验少,一问三不知;年纪大的指着耳朵装耳聋;去生产队,他一去,大家就扛着铁锹要下地,要么说去上厕所,反正一见到他就有事。 谢宣是焦头烂额,内心暴躁无比,更让他暴躁的还在后面。 紧接着,又有一个重磅级流言传播开来:有人亲眼看见谢宣为了升职,给刘汉如和黄副书记送礼。流言越传越烈,有鼻子有眼的。 黄副书记赶紧向史书记说明情况,刘汉如更是吓得不轻。两人为了避嫌,都不敢和谢宣见面。 顾立春因为举报信被搁置,谢宣被流言所困,两人都深陷旋涡当中,副场长人选的事,只能以后再议。 谢宣忙着辟谣,忙着联络群众,整日马不停蹄地走动。 顾立春不急不慌,他和各科室的干部一起商量春耕春播的事,白天指挥大伙干活,有时也跟着众人一起干活。 下工后,他不是带着农业研究小组的人种花种菜,就是领着一帮青壮年挖沟疏通水渠,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春播很重要,五场的人手少,顾立春只能利用一丁点业余时间干活,总是压榨大家他也于心不忍,便想尽办法多给他们补充点营养。凡是加班的人都有夜宵吃,烤鱼、烤鸡、烤包子、鸡汤面、排骨面、卤煮、羊杂汤,每天都换花样。 水渠周围总是洋溢着诱、人的香味。如此一来,参与义务劳动的人越来越多。大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