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54) (第2/3页)
放在他这儿可谓安全性十足。 而且别看木白年纪小,但作为兄长的他大部分时候都散发着迷之可靠的气场。加上他年纪太小,在众人眼中他就算过了会试,多半也会被留在京中于国子监继续进学,所以,东西都留他名字反而是最妥当的。 不过木小白对此倒是有些不同意见,他预先说明:如果我真的通过会试被留京待用的话也不是一直待在京城的啊,我还得回云南一趟呢。 他摸了摸自己在这些天辛辛苦苦抄录好的书册,斗志昂扬地表示要将这些送回老家,给他那留在家乡的先生去当课本,到时候他就能收获一茬又一茬的小师弟啦! 众人早就注意到被木白当做宝贝一样天天捧过来抱过去的一堆大部头了,此前还有人好奇他为何要随身携带,现在一听这些都是准教科书,顿时都面露了然。 书本的重要性对于任何地方来说都一样,想要将使用过的书送回老家亦是无可厚非。但思及木小白出身云南,这些学长们顿时意识到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艾玛,等等,云南!? 那个蛮荒之地哪来的好书?听说那地方又潮,虫子又多,就算是一册好书去了那也要变得破破烂烂了,传到木白手上的书都不知道已经破成什么样了。 他们抄书时候只是几个错字都会造成惨烈结果,更何况是云南那种地方的烂书啊!也难为这小孩能靠着那样的参考书一路闯到京城。 小白师弟,你快别忙活了,赶紧把书拿出来校对一下!福建学子一甩自己之前记录工作的小册子开始掏行李,你对着我的书抄,趁着时间还来得及,赶紧把记错的地方都改了。你放心,我的四书都是从蜀香堂买的,据说他们的书都是广政石经取样,准确率非常高。 我这里有《礼记》和《春秋》,你也可以参考。原本安静坐在一旁打瞌睡的学生们被福建学子的行为提醒,纷纷行动了起来,此二册书是师兄我从开封太学里抄录来的,保准。 我有一册《孟子》,是前宋时候一位举人的笔记,应该也是靠谱的,小白师弟你可以看看。 四书的话我也有,也是去开封对过的 我我我,我还有一册《乐经》。 一时间,众人仿佛都忘记了自己之前在为什么忙碌,个个都进入到了学霸模式,有些摸出了书现场开始比对,有些更是腆着脸请求同僚借书,亦是有现场开始背诵的。 木白呆愣半晌,看着面前忽然充满了学术气氛的现场,表情渐渐严肃了起来他发现了教科书问题的严重性。 起先,木白觉得自己地处不太受汉文化影响的云南,教科书落后有误也是正常的,但没想到这些人有的来自于出版业繁荣的福建,有的来自于商贸极其发达的广州,有的来自于人文荟萃的四川,居然多多少少都有几册书是自己不那么确定的。 他喃喃开口:国家没有一个统一的教材版本吗? 此前,元政府治国,哪里顾得上这些?他们不糟蹋书册已经不错了。一个学生将自己的宣纸抽出来一叠放到木白面前方便他抄录,顺手摸了摸小孩的脑袋笑着道,大明建国也不过十五年,做教材刻石经没有十几二十年完成不了,我们这代只能将就一下了。 没这个道理,书刊的校对纠正又不是非石刻不可,石刻只是更方便保存,但放到印刷上还应当是以木刻为主。 只要国家将正确的书册发到地方官员手里,再要求地方的书局校正当地书社刻板即可。 书社的模板没错,那么起码几十年内于当地流传的正本便不会有误。 说到底还是国家不重视文化教育。不过也正常,上有行,下则效,在洪武帝暂停科举选士之后,会保持关注这些的人自然是凤毛麟角,这些人的声音自然就更加小了。 更何况依开国时期官员的文化水平而言,恐怕连如今当地的官员自己都背不出几页书,要发动他们去做校对的事,只怕会越对越错。 还是得要靠他们这一代的年轻官员啊。 木白张张嘴,莫名感觉自己的负担很重,不过他看了眼周围的小伙伴们,又忽然觉着或许也不算太为难。 他顺手摸了下凑过来帮忙研墨的弟弟,开始打起了问富贵哥借书的算盘。 富贵哥手里有好多好多书,除了之前富贵哥帮忙问太子借的那一套广政石经外,据说还有好多手抄本,都是富贵哥自己的私藏。 就,不知道该怎么问富贵哥借。木白也没什么可以做谢礼的,他身无长物,唯一能拿得出手的画功现在也被封印了。 要不他学弟弟让人揉揉脑袋行不行?木小白的头发刚刚蓄了一年不到,长度都没到肩,细细软软的,应该还挺好摸的。 起码比弟弟的脑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