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41) (第2/3页)
明王朝几乎每年都要在救助灾民一事上耗费大量的人力财力。 或许有人要问,既如此不如干脆整治黄河得了,但这就牵扯到了一个历史遗留问题了。 元王朝灭亡的导火索正是因为治理黄河。 元顺帝时期黄河多次决堤,在元丞相脱脱为代表的大部分蒙古王公贵族的支持下以及大部分汉臣的反对无效下,顺帝下令治理黄河。 或许有人会奇怪,治理黄河明明是好事,而且黄河流域是汉人主要的聚集地,为何反而是汉臣提出反对? 因为在元政府工作的极少部分汉臣太了解元政府官僚机构的劣根性了,那无可救药的贪婪如果放到了治理河道上,极有可能成为压下当地百姓的最后一根稻草。 事实也的确如此,顺帝发下的治理经费到了当地官员手中百不存一,而当地官员为了完成任务,也为了中饱私囊,只有更加狠厉得压迫民众。 原本一家只需要出一个役夫,变成了全家都得出动,老幼妇孺若想要避免徭役那就只有交钱,没有钱就只能出力。 而更糟糕的是,按照规定役夫在服役时候的口粮是官方提供的,但采买粮食的资金已经不剩多少,如此便只能给别的地区增加税负,亦或者是罗织罪名从百姓家中掠夺。 于是,一个叫韩山童的人在疏通河道时,挖掘出了一只眼的石人,伴随着民间流传的一句著名的谚语,全国响应的红巾军农民大起义开始了。 十七年后,一个叫朱重八的农民带领一干多少都受元王朝治理黄河所带来负面影响伤害的农民一起推翻了元王朝。 即便实际上元王朝整治黄河的时间不到一年,而距离那段历史已经过去了两代人的时间,但这份苦痛尚且没有从人们的记忆中抹去,甚至于如今的朝堂上都有不少臣工闻黄河而色变。 加上元王朝虽然压榨民力,但当时主持施工的贾鲁所治理的黄河确实有效,所以大明的皇帝只是每年对黄河进行日常的维护,不敢大发民力。 太子朱标此次前来便是来视察黄河水文情况以及疏浚工作的,但很遗憾,河南布政使司布政使王舆宗一月前因主持疏浚工作过于劳累过世了,只能由副使邢浩顶上此次面见。 邢浩是因儒士身份获得官职的一名官员,官方说法是叫儒士授,这是在洪武帝因为嫌弃科举考试选择出的人才没有实干暂停科举后的一种举荐方法。 和西汉时候的举孝廉类似,是由当地基层官员或者是民众推举儒生或者是有大名望者入朝为官的一种方法,入门门槛很低,有些小地方甚至是只要识字就行。 国家任用这些人也并不是看重对方的治国实力,实在是元末明初时国家的文盲概率太高,甚至有不少功臣良将都是文盲,偏偏在分封天下的时候,大明有不少跟随朱元璋打天下的兵士都被派到地方做官。 这些人或许管理地方不难,毕竟建国之初举国凋敝,有时候一个县城也不过才百来多人,管理起来很容易,但是写公文什么的可就要了卿命了。 无奈之下,朱元璋只能给这些不识字的官员再招聘了一批儒生给人打辅助。 除了可以帮忙写公文外,这种方法招聘来的儒生一般名声不错,而且在当地也比较有名望,所以官员在抵达地方的时候工作开展上也能比较顺利。 职能定位如此,这些儒士不会做官也不会太让人意外了。 比如这位站在太子面前战战兢兢的邢儒士,学问气度无一不缺,姿态礼仪半分不错,但太子最关心的治河之事却是一知半解。 太子的表情渐沉,他淡淡看了眼惴惴不安的老儒,没有多说什么。 但这就是最大的表态了,上司到地方巡查,一般为了安抚地方官员多少都会给予几句夸奖,如果什么都不说,那就是完全不满意了。 几个当地官员都表情都有些不好,但他们都不如老儒生面色差,老人面色雪白,两股战战,几乎站不住。 会有如今局面或许也不全是他的问题,很可能故去的河南布政使主管水务,他管理别的方面,双方分了工,也可能老儒生匆忙接手还没准备。但作为一省父母官,这种事可以体谅,却不能原谅。 这位以仁善闻名的太子垂眸思索片刻后,直接抽出一份空白圣旨,现场罢黜老儒,又寻布政使司下属官吏一一问话后,调右布政使梁博舆代行政务。 青年将沾满墨汁的毛笔丢在桌上,示意跟来的署官将自己方才写就的圣旨拿下去誊抄,片刻后这份誊抄后的圣旨就会被快马送入应天府归档,届时这份调令便正式生效。 一般情况下,圣旨的签发程序是反过来的,不过太子此次出行,洪武帝为了方便他在外时候方便,大手一挥直接给儿子敲了几个空白圣旨,这才导致朱标使用圣旨的时候还得反过来送去备案。 当然,以洪武帝对儿子的信任,即便朱标不去做备案问题也不大,但朱标行事向来谨慎,绝不会在此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