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反派有难同当之后_和反派有难同当之后 第29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和反派有难同当之后 第29节 (第2/2页)

他垂了垂眸。

    而丞相冯增属于后者,眉心深深蹙起。

    ……

    朝散。

    丞相冯增退出大殿,立即掉头往钦安殿匆匆而去。

    冯增是昔年赵元泰账下第一谋臣,后者登基后,一朝天子一朝臣,他位居右丞相。

    冯增和皇帝前后脚回到钦安殿,不过皇帝先见了御医。

    柴皇后病卧之后,皇帝极其关切,日日探看不说,每一张方子都亲自看过垂询,并令御医每日早朝后回禀皇后病情。

    御医等了很久,得召忙入内,拱手:“启禀陛下,皇后娘娘郁结稍纾,病况好转。”

    “只要持续展怀,凤体必能大愈康泰。”

    “好。”

    皇帝又叫了长秋宫侍女回禀,侍女和御医所言差不多,皇帝面露笑容,看着极欣然,他重赏了御医和长秋宫侍候的所有宫人,令务必小心照料,又吩咐左右:“昨日新得官燕都送去长秋宫,朕处不必留。”

    宫女福身代主谢恩,皇帝吩咐贴身近卫亲自去送,这才作罢。

    待这些人都出去了,皇帝面上笑容才敛了起来。

    他摩挲这大拇指上精铁扳指,冯增皱眉:“陛下,断断不能让钟离孤携靖王去偃州!”

    “朕当然知道。”

    可被当朝架起来的皇帝不能不应,且已经答应下来了。

    冯增眉心皱得极紧,未能一举解决靖王让他侥幸生还,麻烦接踵而来。毕竟昔年投于赵元泰帐下的文臣武将也有不少是真正心存正义之士,追随起义军是为了推翻那强征好奢卖官成风的梁朝,这事他们虽不好说什么,但心里肯定是不赞同的。

    要是皇帝成功一举除去赵徵兄弟,这个就不是问题。

    可问题是现在赵徵没死。

    忠臣不事二主,这些人多少都和皇帝有一段知遇救命之类的故事,倒不怕轻易被赵徵小儿那边动摇了去,但长久,终究是一个隐患。

    “还有前头商议那事,咱们得想个法子尽快把人心重新归拢才是。”

    钟离孤当朝提出,未尝不是正知道这一点,他要趁热打铁。

    “这个钟离伯衡!”

    钟离孤,当真是一个让他又爱又恨的人物,皇帝转了转扳指,对冯增道:“先前的事,我已有头绪,容后再细说。”

    “至于今日,”他眯了眯眼:“那就让他孝期结束前走。”

    在赵徵孝期结束之前。

    先迫使钟离孤提前返回偃州。

    第24章

    皇帝到底久经战阵,这骑虎难下的局面,他很快使出一出釜底抽薪之计。

    十二月上旬,一骑快马八百里加急奔赴乐京,几乎与战鸽前后脚抵达。

    “报!”

    “偃州安都王前锋于一线峡突袭我哨骑及粮车!左营得讯,出兵战于梁谷岭!!”

    偃州前线战况有变!

    接下来一天,战讯接踵而至。

    秋初一场大战后,偃州新魏双方本处于对峙的休战期,一线峡交锋如同一条导火索,双方迅速动了起来,零星飘雪压不住滚滚硝烟,大战又再一触即发。

    偃州战场,从五年前安都王第一次挑衅开始就是钟离孤率兵去击退的。第二次再生军情,恰逢与嵊州何黑阀两面开战,又是钟离孤率军奔赴偃州,至今他已长驻偃州长达两年,期间和高欷大大小小交锋多达百次。

    论对偃州战局和高欷这个敌手谁最清楚?非他莫属,也断没有好端端的临时换帅的道理。

    如今军情陡生剧变,钟离孤应立即停下休整,尽快赶回偃州。

    于情于理,皆是如此。

    当天皇帝召众文武于武英阁急议军情,御史大夫邹垣出列请钟离大将军尽快折返偃州战场,满朝皆无异声,皇帝随即下诏,令钟离孤刻日折返主持偃州战局!

    钟离孤柴武毅等人脸色铁青。

    ……

    靖王府,外书房。

    “高欷此人,多疑且谨慎,这两年偃沣之地不算丰收,入冬尤其降雪后,高欷必不会主动挑衅引战!”

    钟离孤重重一击案,“砰”一声整张茶几都跳了一下,guntang茶汤泼洒溅了他一衣袖,他尤不觉烫,恨恨一拂,咬牙切齿。

    “皇帝好本事!”

    偃州战场的魏军就是原来的钦州军,钟离孤统帅已十余年,亲信兵马如臂使指,而偃州战场他长驻已达两年,可谓经营甚久掌控力道极强。

    回来之前,他虽匆忙但也不是没有做准备,就是慎防他找赵徵找一半偃州那边再生变拖后腿。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