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44页 (第1/2页)
九月中旬,凌寒携三千士兵,运送着大批铁制农具,以及赵云周瑜华佗等人来到庐江。 说起来,庐江郡才是凌寒来到扬州的第一站。 相较于九江郡,这里也更接近于扬州的中心。 今后,凌寒会将庐江郡作为扬州的州府所在,统领全州。 “殿下。” 听闻长沙王归来,张昭第一时间前来拜访。 他大致地汇报了庐江郡的现状,以及整个扬州的经济情况。 随后,张昭郑重道:“殿下,我必须提醒您。您一边减少百姓的赋税,一边又给麾下的士兵如此丰厚的待遇。照此下去,别说攒粮,只怕粮库里的粮食会越来越少的。” 正常情况吓,士兵所获得的粮饷基本就只够自己吃。 有时候,粮草不够,官府甚至还会以豆腐等物品来代替大米。 可殿下这里,士兵每日在军队里是可以随便吃的。除此以外,每个人每个月还可以领三斛粮食。 每月固定三斛粮食,再加上平日里训练所得的双份口粮。每一名士兵,即使家中既有父母,也有妻儿,并且全都不干活,都不可能饿死。 扬州的百姓待遇已经非常之好,而这里的士兵,待遇显然还要更好。 凌寒道:“子布先生只管放心,本王心中有数。” 张昭见状又忍不住道:“殿下,不然还是增加两成赋税吧。就算是收三成的赋税,也足够让百姓们吃饱饭了。” 他这些日子仔细地算过一番。通过开荒所多得的粮食,与先前多收的赋税大概正好两两相抵。 换而言之,殿下这些时日里,大费周折,又是炼铁又是开荒。 虽说没赔本,但也并没有赚,多出来的粮食等同于全都送给百姓了。 圣人言,君为舟,民如水,殿下对百姓仁义是好事。 可哪有官府兴师动众一场,好处却全让百姓分了的道理? 凌寒闻言望了望张昭。 张昭的表情十分坚定,大有今日不劝谏成功便不离开的趋势。 此情此景,隐隐让凌寒产生错觉:仿佛自己成了昏庸无道的商纣王,而张昭就是那个忠心耿耿的比干。 唯一不同的是,比干是劝纣王睁开眼看看自己的百姓,张昭则是劝自己不要对百姓这么好。 凌寒有些头疼。 他不明白手底下为什么有人会认为,自己忙活一场,却不要任何好处。 天底下哪会有这样的事情?自己看着就这么圣父么? 虽说的确想要改善百姓的生活,可在这个烽火狼烟的时代,若是富民却不强国,就有更大的可能面临战败。 届时,富起来的民,正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