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19页 (第1/2页)
他就会将这样的消息尽快地传遍扬州各郡。 自然会有许多百姓眼红,自发地离开世家豪族,到官府登记,恢复户籍,申请开垦属于自己的土地。 为自己耕种,耕得越卖力,属于他们的收成便越多。 他们自然会更加尽力,生产出更多的粮食。 尽管这些粮食并不属于凌寒,但起码扬州会拥有大量的存粮。 这种方式,本质上也是在从世家那里夺取利益。 只是要缓和很多,没有那么直接。 也远远达不到过河拆桥的地步。 扬州地区的世家,势力比起北方来说,要弱许多。 甚至连川蜀的世家也有所不如。 这一点,从历史上三家归晋之后,扬州世家地位最低就可以看得出来了。 势力越小,阻力就越小。 凌寒觉得,凭借自己现在的声望,采取这样的政治行动,应当不至于引起世家的反扑。 当然,为了以防万一,他决定采取一些措施,进一步消除他们的敌意。 为此,凌寒将周瑜请到自己的府上。 他并没有直接说明,而是透露道:“等到这一批的俘兵开垦完水田,本王打算进一步降低税赋,最终降至十税一。” 周瑜是何许人也。 寻常人或许短时间内根本瞧不出什么,他却一眼看出了凌寒的真实意图。 即,从世家那里咬下一大块rou,送给百姓。 或者更合适的说法是,还给百姓。 事实上,早在凌寒决定让俘兵开垦荒地的时候,周瑜就隐隐有过一次这样的猜测。 只不过,这个猜测当时便被他打消了。 因为官府和军队并不能从中直接获取好处,却要得罪于世家。 只要不将百姓压榨太过,百姓是不会起义的;反观世家,每一项不利于他们的政令都会引起他们的敌意。 若在和平时期,轻徭薄赋无可厚非,值得称道。 但在战争时期,即便体恤百姓的不易,这也并非明智之举。 于是,周瑜听完凌寒的话,沉默了片刻。 随后开口道:“瑜有一事请教。” 凌寒道:“公瑾且说无妨。” 周瑜问道:“赋税如此之低,一旦施行下去,百姓很快便会有大量的存粮。殿下是否打算将他们的存粮据为己有?” 凌寒笑道:“与其让他们的粮食放在家中发霉,当然不如用来当作打仗的粮草。只有彻底平定了天下,他们才能过上真正和平的生活。” 周瑜闻之不语。 若是如此,岂非得不偿失。 凌寒当然知道周瑜在想什么。 笑道:“公瑾放心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