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12页 (第1/2页)
他发现自己有一点疏漏,忙对前来换班的士兵道:“力气大一些!” 十名士兵闻声,连忙照做。 片刻,凌寒又道:“好了,按照原本训练时的力气吧。” 暗红色的烟逐渐趋于平稳。 凌寒松了口气,又交代身旁杨真,要他提前去通知下一班的士兵,刚接手的时候要多用力一些。 杨真得了命令,立刻去营帐内宣布这项命令。 很快,杨真又回到高炉旁。 他抬头望了望天,劝诫道:“殿下,您也回营帐内休息会儿吧。方才那五个时辰需要交代的事,属下完整地看过了,之后的五个时辰就由属下来替您吧。” 凌寒摇头:“不要说了。” 事到如今,万一炼制失败了,就算还可以重新来过,那也会非常糟糕。 别说士兵怎么想,他本人的心情一定是会大受影响的。 太阳从东方渐渐升起,又渐渐行至头顶中央。 第一炉的烧制终于结束了。这次烧制的,是相对来说比较容易的,铁锨的锹头。 这一刻,凌寒感觉自己仿佛回到了高考查成绩的时候。 第59章 晋江文学城首发 缄默片刻,凌寒道:“杨真。你去看看。” 杨真微愣,随后道:“是。” 他快步走向被殿下命名为小高炉的奇怪建筑。 杨真对于炼铁技术当然是一窍不通的,不过他知道殿下是在锻造铁制农具。 在他看来,殿下当然不存在失败的可能。 于是没有任何心理负担。 杨真将炉口打开,滚滚的热浪瞬间直冲他的脑门。 低头一望,明亮炙热的铁水如同一条满盛着蜂蜜的河流,正如殿下之前形容的模样。 于是飞快地回头道:“殿下,成了!” 铁的熔点足有1500多摄氏度,因此最难的部分便是烧制铁水这一步。 之后便简单多了,将铁水浇入泥膜当中,冷却、退火。 很快,一批铁锨头被生产出来。 整个生产流程,凌寒命令了几位官员全程在旁观看。 后续的量产工作,交由他们便可以了。 凌寒回到营帐内,休息之前,他又给陆康写了一封信。 信中,他要求对方现在就向纪灵的两万俘兵宣布自己之后的土地政策,给俘兵们充分反应考虑的时间。 即,自愿租借开荒所需的全套铁制农具,开垦庐江郡西南地区的荒地。 提前向官府申报范围,开垦完毕之后,一半归自己所有,按时缴税三年,则可以获得庐江的良籍。 开垦荒地期间,官府会承担俘兵的口粮。如果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