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81页 (第2/2页)
跑,乖乖地吃草”,就一句话,你要乖! 张九畴想通了,找来兵部尚书金献民,诚实地认错儿。 “下官在甘肃,岂能不知道闭关绝贡的坏处?下官和甘肃军民,守这甘肃十年了,年年看着这片土地被鲜血染红,年年对着北京的方向望眼欲穿,一道道上疏求粮草,求军饷,下官心里头难受啊。” “下官不是不想打仗。下官想。下官做梦都想带人打到蒙古王庭,给将士们报仇……” 张九畴六十多岁了,多年cao劳边镇的风沙吹着,看起来跟七十岁的人一样,白胡子花花的。可是,多年带兵的热血汉子哭起来,那是真悲壮,悲壮的侍卫们护卫们都跟着眼睛发红。 金献民心里头难受,双手扶起来张九畴,扶着他坐到主位上,誓言一般地保证:“是我们没有做好,上负君恩,下负边军。抚台有看到,这两年的军饷和粮草越来越好,今年更是全力保证边镇需要。” “皇上有吩咐,从此以后,边镇的粮草和军饷,官盐,一两不缺。按时送达。甘肃的父老乡亲们,相信皇上,也请相信朝廷。” 张九畴擦擦眼角的泪水,乜他一眼。 金献民心知他“不见兔子不撒鹰”,更知道甘肃离不开他,也想进一步安抚安抚军心,当下大声说道:“皇上派破落户儿桂萼去宣府和大同,主持土地改革。大同的事情,抚台知道的更清楚。” “大明百年积弊至此,吾等只能一步步来办。抚台有任何要求,请提出来。” !!! 一道惊雷劈下,就是严嵩都瞳孔一缩。 张九畴“霍”地站起来,又“猛”地坐下,用眼神安抚激动的边关将士们,一回头,目光如烈烈刀锋刺向金献民,浑身气势勃发。 金献民不躲不避,迎着他的目光,坦坦荡荡。 “还请中堂细说,怎么样的土地改革?” “清查宗室藩王、世家大族、宦官、屯兵官、总兵官……所有人家里的土地。多余的,隐瞒不报的,一律充官,发放给军户们。因为人口增长,每家每户分到的土地减少,朝廷鼓励开垦荒地,三年内免税。” !!! !!! “甘肃也如此?” “自当如此。” “下官要求,严翰林做甘肃钦差,主持土地改革,可答应?” “上奏皇上,皇上答应,就是严翰林。” “好!好!好!”张九畴豪爽大笑,人生六十年,第一次如此畅快,充满希望。 张九畴看向下面的将士们,一个个胸腔鼓动,年轻、热血,运气好,遇到一位好皇上,十年来,露出第一个真正轻松的微笑。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