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71页 (第2/2页)
员俸禄的问题。王守仁老师说,大明每一个皇帝登基,都要面对官员俸禄的问题—— 无他,大明俸禄历史最低,大明官员的心结甚大。 小娃娃有模有样地问话:“吏部尚书,有何建议?” 吏部尚书王琼:“皇上明鉴。大明贪官,一部分是因为无法养家,开始伸手朝百姓和国库掏银子。要给官员实际的本色银子,但臣也知道国库压力大。 臣建议,改变官员录用方法,择优使用,唯才是用,严格政绩考核,能者上,不能者下……” 王琼的意思,改革吏治。内廷里司礼监都能裁减一万宫人,节省那么多银子照样办事儿,吏部也当一样。 小娃娃点脑袋:“准奏。” 吏部尚书王琼高兴,瞧瞧,你杨阁老土地改革又如何?我不在内阁,我也能开始吏治改革,照样青史留名。 杨阁老:“!!!”我忍。 兵部尚书看一眼杨阁老,看一眼吏部尚书:“启奏皇上,兵部奏报,大同军户占据大同城后,前总兵朱振约法三章,进军途中不能侵犯皇室庄园,不能掠夺官仓,不能杀人放火。 另有朱振恳请,待大同安定之后,给他们一个机会说清楚事情原委,祈求皇上的宽恕。” “兵部认为,大同兵变,剿抚结合,派宣大大军协助的同时,招安的诏书也下到大同城,朱振等人,除去首恶五人,其余人等既往不咎,官职依旧。” 皇上没想大明白,眼睛有睁开一点点。 和御史互为补充,备皇上顾问应对·给事中·夏言麻利地站出来。 “启奏皇上,大同兵变,张文锦抚驭失宜,贾鉴督工严刻,激众致变,可就这样将责任全归为张文锦和参将贾鉴身上,不应该。首恶之人严办,不牵连家人,其余人等既往不咎,臣认同。 然前总兵朱振,他因为反对张文锦下牢狱,贪污罪名却是属实。大同贪污从上到下,没有干净,更是属实。若不惩罚朱振,以后人人都以‘兵变’谋利益,大同危险。” 夏言的话音一落,下面文武两派,好嘛,又开始吵闹。一个说文官不懂兵还带兵,瞎带。一个说军户们以武犯禁,若有冤屈,应该用其他方法伸冤,兵变之法不可纵容。 唾沫横飞的,连死人也不放过。一个说参将到底守边有功,战功卓著。一个就说参将冒功,反正不是“良将”。 “启奏皇上,边兵都是蒙古人箭雨里杀出来,要说贾鉴不勇猛,不太会,臣也不相信。要说人品好,臣也不敢说。他在筑五堡期间,也没忘记带美妾,奴役军户开垦荒田,但大明边军大都这样,玩命敢,逃跑也不含糊,贪污、骂娘都来得。”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