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后我又叒叕爆红了[古穿今]_第230页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30页 (第2/2页)

只有十八岁吗??”

    “快看他的笔法,天啊,太牛了。”

    选手们议论纷纷。

    评委席,阎南、杜庄等人,更是情不自禁地站起身,伸长脖子端详戚临清的作画手法。

    阎南:“他所运用的失传技法,确实很让人惊艳。”

    徐老先生再次摸了摸胡须,洋洋得意道:“当然。本次协会出版的技法书中全程都有摘录。你到时候可以买一本瞧瞧。”

    杜庄感叹道:“早知道我也应该进入你们协会。”

    徐老先生轻笑:“现在加入也不晚。”

    方才的比赛限时两个小时。

    戚临清便也将时间控制在两个小时内。

    用大刷子给画大面积涂上阴影背景收尾后,他从柜子底下取出一个吹风机,呼啦呼啦地把画给吹干。

    最后,这幅完成的作品被挂在了舞台正中央的白板上。

    淡墨线条由远及近,勾勒出了山水的峰棱轮廓。山上的树木茂盛,采用点面法,一股清新夏日的绿意凉爽扑面而来。山脚下有一只背靠山的左侧是一池江水。几只微渺的舟泛在水中。

    徐老先生一本正经道:“画界有一个说法,头一口奶要喝得壮。他这个奶不是一般的壮,我甚至怀疑他喝了非转基因的膨胀奶。”

    老人家有趣的调侃一出来,现场众人不禁莞尔一笑。

    邓泉称赞道:“大面积的灰墨和淡墨,船上渔夫挽起赤脚、身着断褂的细节是点睛之笔。完美点题夏天。”

    魏如华也看得暗自点头,“画者没有直接写夏,夏天却隐藏在画卷中的处处。妙,非常绝妙。”

    这时主持人举起话筒,递到戚临清面前:“戚先生,您给这幅画取名为什么?”

    “《夏山泛舟图》。”他说。

    主持人不明觉厉:“好有意境。”

    对于山水画而言,意境便是它赖以扎根的基石。

    台下选手看着这幅画,一片死寂。

    大家都是来自全国各地的画界能人,正因为身为国画界的内行人,他们才能看出这幅画有多优秀。

    不夸张地说,戚临清的画功和他们隔了一个银河系。

    事实就摆在眼前。

    他们不得不承认,对方坐在评委席上当导师,确实绰绰有余。

    之前怀疑戚临清画技的人,像吞了一把朝天椒,脸上也火辣辣地疼。

    ……

    阎南笑着看向戚临清说:“看不出你年纪这么小,画意已颇有大家风范。”

    其他评委亦纷纷不吝夸奖,几乎要把戚临清吹上了天。

    主持人砸了咂舌,心想原来这名青年不仅相貌非凡,就连画技亦堪称大师级别!

    --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