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后我又叒叕爆红了[古穿今]_第110页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10页 (第2/2页)

…”

    “那凉了啊。”老师一拍大腿,憾然道:“我有个亲戚搞美术的,他说西方美术和中国画有壁,绘画体系完全不同。就剩下小半年时间了,他从头开始学难度更高。”

    “除非他是天才,否则绝对考不出来。”

    曾海鹏轻轻叹息,可惜道:“...谁知道呢。”

    .

    .

    戚临清回教室的路上,看到了走廊上学校布置的西方大师巡回画展。

    他驻足静静地站在那里看了许久。

    自从知道自己上辈子已是画圣后,这段时间戚临清也思考了许多。

    得到历史的承认后,他才终于醒悟自己在国画一途显然已经走到巅峰了。

    或许还有进步的余地,但需要很长时间慢慢磨。

    现代的国画水平,虽有些许发展,但总体而言还是在倒退的。

    他无法拜师继续学习。

    毕竟戚临清手里掌握着众多在现代已经失传的绘画技法,他拜的师父或许还反要向自己学习。

    他走近了仔细观察画展其中的一幅。

    听说这是西域近年流行的油画。

    虽然一看就是印刷出来的仿品,但画中的女人造型逼真,神态动作,乃至衣料褶皱的小细节都描摹出神入化。

    戚临清一时看了入迷,忍不住伸手想触碰,但在尚未碰到时又收回了手。

    在他曾生活的年代,棠朝民殷国富。君主开明,接纳与世界各国交流学习,文化艺术相对多元包容。其中,绘画犹呈鼎盛之势。

    那时戚临清走南闯北,见过一个卖茶叶的骆驼商人带回的西域画,当时人们称之为“巴洛克”。其画风精致、华丽,堆砌的色彩之饱满,令人眼花缭乱,但却浮于表面。

    那时候,大家都公认棠朝绘画技艺水平无比高超。很多西域、高丽东洋人,不惜遥远渡船过来学习。

    可是在如今这个时代...国画已然日暮西山了。

    他上次想找一家卖古颜料的店,托管家打听都废了不少功夫。

    现在满大街、餐馆饮料店,几乎全充斥着这种来自西域的新鲜绘画风格。

    伊超明端着一杯咖啡路过走廊,发现戚临清站在画前发呆。

    他走过去跟对方打了声招呼。

    戚临清抬头看了他一眼,指了指面前的画问:“您知道这是谁的作品吗?”

    伊超明头顶上缓缓打出一个问号:“?”

    这年头竟然还有人不知道达芬奇的代表作《蒙娜丽莎》?

    农村出来的孩子果然就算有绘画天赋,但在眼界上差的不止一星半点。

    伊超明一时有些唏嘘,开口说:“你有空去一趟美术办公室吧。”

    --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