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76页 (第1/2页)
“毕邪不在舰上?” 参谋室里再次议论起来,不少人重新去翻报告和数据,想找到支撑姜钧说法的材料。 他们下意识觉得,或许是自己漏看了什么,才会造成误判。工作流程上的漏洞可要快快补上,免得后续研判战局的时候再出问题。 然而一番查漏补缺,并没有什么新发现。 “好了,咱们工作流程没问题,数据都在这里,我指给你看好了。” 姜钧说着站起来,将手上的投屏抛出去,放大到战术地图上,然后用身边的面板触屏cao作,将战术地图上的许多数据高亮起来,再接着,她将自己调整好的数据模型放了进去,按照姜钧的模型计算,另一套战场数据在实时数据旁边跳了出来。 虽然偏差不多,但是高亮的数据都是关键部分,多个细节的偏差形成到图像上,就非常直观了。 “这是我们对毕邪在场时的行动预测。” 战术地图上,一个根据新数据模型虚拟出来的万刑旗舰浮现出来,这艘战舰被标成了浅黄色半透明状,跟在真实的万刑旗舰旁边。 “跟在旁边?” 有人注意到了问题。 两者没有重合,说明两组数据的偏差已经非常大了。 “这就是连续的细节不同,造成结果的巨大差距吗……” “等等,这个数据模型是哪里来的,模拟毕邪行动模式的模型不是还在运算中么?” 有人想起来昨天的万刑联盟舰长分析会,那是有人提出用作战系统去构造毕邪的行为模型,从而用模型运算的结果来预测作战中可能出现的情况。 虽说作战系统确实有这样的功能,并且在进行兵棋推演的时候实际就是在调用各种行为模型。 但是分析会提出的要求是更精确更真实的行为模型,也就是需要联合舰队的算力去进行更深一步的处理,改进模型,提升行为模型和实际行为的贴合度。 只不过由于改进过程需要的算力过大,耗时过长,目前改进仍在运算中,还没有得到更好的结果。 姜钧手上既然有更精确的行为模型,莫非是运算有结果了? 可是联舰委并没有收到结果报告啊。 “我调整了一下逼近的算法,今天才拿到的新模型。” “目前新模型已经跑过了所有和毕邪交手的数据,比作战系统运算中的模型准确度要高一些。” 姜钧简单介绍了一下手上新模型的来历。 众参谋看着新模型的测试数据,这准确度不止是高了一点点啊,误差已经小到实战中可忽略的程度了。 不过美中不足的是,新模型的适用场景并不是特别丰富,大概只覆盖了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