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78页 (第2/2页)
被骑在马背上的匈奴人一抢而空。 到头来,忙碌了一年却是一场空。 这无论换做是谁都不乐意,更不愿意的事情,匈奴人靠着自己的强大的武力让他们不得不服。 所以北地的百姓们,个个拿起锄头是农民,放下锄头那便是的士兵。 养成了人人皆兵的剽悍民风,在北地这也是一道靓丽的民俗风景。 但是,哪怕百姓们已经自强自立,奋力反抗,还是抵不过匈奴人的铁骑。 匈奴人擅长打游击战,他们通常都是小股兵力作战,一旦冲到哪个村子,那么那个村子就倒了大霉了。 这一年的收成就没了不说,常常还可能伴随着人间惨剧的发生。 面对强盗,是没有道理可讲的。 和他们讲道理没有用,匈奴人只会屈服于比自己的强的武力之下。 匈奴人已经边境的北地地区,成为了让人闻风丧胆的过街老鼠,人人喊打不说,几乎是遭到了众人的嫌弃。 可偏偏,这样的过街老鼠却有着强大的武力。 百姓反抗不成功,通常情况下,一旦被匈奴人顶上,那么粮食被抢了还是小事,更让人无法接受的是,匈奴人不仅抢粮食还抢人。 村里部落之中的女人也是他们狩猎的对象,他们抢粮之后,常常伴随着的是屠村的灭门惨剧。 男的杀了,小孩子没用的也杀了,至于女人就带回去供他们玩弄。 匈奴人的名声一臭再臭,也是有这样的存在,所以他们的名声在晋国之中非常恶劣。 北境与匈奴的摩擦一直持续不断,武都这样距离边境最近的大城之中,算是对于匈奴人接受度最高的一座城市。 也是因为这个世上不仅仅是非黑即白,不可能一棍子打死一群人。 匈奴人之中也有好人,就像汉人之中也有坏人。 穆凯要严格来算,身上也有一半匈奴人的血统,但是他现在作为武都城的城主,那也是受万民敬仰的好城主。 武都城之所以对匈奴人接受度那么高,一来是因为穆凯自身的努力,还有一方面是因为当初胡服骑射给晋国打下了不少的大大小小的胜仗。 守护住了这一方水土。 就像时越在锦囊之中写到,解铃还须系铃人,要抵御匈奴人的铁骑的话,要让匈奴人自己来才最有效果。 苏棠直至现在,才真正明白了时越的良苦用心。 在武都,百姓对于匈奴人的看法不会以偏概全,他们也能接受匈奴人出现在城之中,甚至能接受与匈奴人一起生活。 也正是因为这样包容的态度,才使得武都成为了一个包容万象的繁华经济中心。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