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同人11:御营军制及编制、番号初探(续) (第2/5页)
0人约700马210骡 ——第八统制部(正统制、副统领各1人)约2250-3300人约700马210骡 ——第九统制部(正统制、副统领各1人)约2250-3300人约700马210骡 ——第十统制部(正统制、副统领各1人)约2250-3300人约700马210骡 ——第十一统制部(正统制、副统领各1人)约2250-3300人约700马210骡 ——第十二统制部(正统制、副统领各1人)约2250-3300人约700马210骡 ——第十三统制部(正统制、副统领各1人)约2250-3300人约700马210骡 ——第十四统制部(正统制、副统领各1人)约2250-3300人约700马210骡 注1:御营后军为西军五路直接改编,基本沿袭原置将法编成。 注2:御营后军继承了西军大部分的家底,对神臂弓应用较精,每将专门设置一队 注3:西军多以各路军分别招募兵源编成,故虽统制部已表面规范化,但统制部之下,仍以xx州第x将(或xx路第x将)编成。 附:御营后军部分统制官名单 郭浩(副都统),吴磷(副都统),关师古(资历大将),杨从仪,郭震(已被正军法),乔泽,王喜。 五、御营中军滑台行军司(副都统郦琼) 人数:约25000人牲畜:约7500马2700骡 ——直属统制部(非背嵬军)约5600人约200马300骡 —————亲兵指挥(军机、传令)300人130马 —————辎重营(8都步军)900人50马210骡 —————第一营(正副指挥使各1人)550人15骡 ————————亲兵都(甲士)105人 ————————火头军15人15骡 ————————步军都*4105人 —————第二营550人15骡 —————第三营550人15骡 —————第四营550人15骡 —————第五营550人15骡 —————第六营550人15骡 —————第七营550人15骡 —————第八营550人15骡 ——直属辎重部(参议1人、参军6人,注1)约1200人280马480骡 —————直属都(骑军,管军机、传令)65人130马 —————辎重第一营(民夫营,管粮草转运)360人50马160骡 —————辎重第二营(铁匠营,管器械打造)360人50马160骡 —————辎重第三营(工匠营,管攻守战具)360人50马160骡 ——选锋军(斥候,俗称踏白军,1人3马,注2)约620人约2000马 —————选锋第一指挥(突骑)310人930马 —————选锋第二指挥(突骑)310人930马 ——军法处(正副参议官带3参军,注3)约420人210马210骡 —————进士都*2210人210马210骡 —————军法都*2210人 ——第一统制部(焦文通部)约4000人约700马210骡 —————亲兵营(骑兵都、重步都居多)590人320马10骡 ————————直属队(掌军机、传令等,骑兵)30人60马 ————————火头军10人10骡 ————————骑兵都*2(中装甲骑)130人130马 ————————步军都*4(甲士)420人 —————辎重营(参军1-2人,掌3都辅兵)360人60马160骡 ————————直属大什(属官分掌粮草、军械等)30人60马 ————————火头军10人10骡 ————————辅兵都*3105人50骡 —————斥候都(突骑)65人130马 —————步军一营(正副指挥各1人,注6)535人190马10骡 ————————亲兵都(骑兵)65人130马 ————————火头军10人10骡 ————————斥候队(骑兵)30人60马 ————————军法队(承勾、副承勾带8人)10人 ————————步军都*4(正副都头各1人)105人 ————步军二营(正副指挥各1人,辖5都)535人60马 ————步军三营(正副指挥各1人,辖5都)535人60马 ————步军四营(正副指挥各1人,辖5都)535人60马 ————步军五营(正副指挥各1人,辖5都)535人60马 ————步军六营(正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