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65页 (第1/2页)
那根柱子上几道重要的水位警戒线刻度早已被腐蚀得不成样子。 这种情况下,水文站的官员怎么可能不发现异样? 除非他们都是瞎子。 发现异样之后,秦鹤洲当下就命名手下可调动的四十多个暗卫去全面搜查, 这一查,就查出了个惊天漏洞,涉事人员前前后后高达百余人。 其中,首辅谢钧以及在内阁担任高职的几位大臣赫然在列。 这几年间,他们贪污了地方知府上贡的银两数百万金,足足有半个国库之多,这是多么骇人听闻的一个数字? 原来三年前,治水大臣被调换之后,两位新派去治水的大臣都是从内阁调用的人,他们与谢钧私下交好,再加之恒江洪灾有前人栽树,被治理得很好,已有七年没再泛滥过,所以他们做出了一个胆大包天的决定,那就是, 将预治洪水的那波公款中饱私囊,结果导致了这三年间治洪物资供给不济、前后断层,而地方知府迫于谢钧以及内阁的压迫也不敢有异议。 所以洪灾真正爆发的时候,治洪大臣担心朝廷怪罪下来,这才瞒上不报,最后使得数以万计的百姓流离失所、万亩田地被淹没。 从铺线到收网,秦鹤洲前前后后用了一个月的时间,最后他将当地的知府、水监官与几位作为证人的渔民百姓一道带回了京城。 在人证物证确凿的情况下,皇帝当场龙颜大怒,给了秦鹤洲御赐的令牌,将他任命为朝廷的特使,拥有抓捕犯官以及搜查私邸的特权。 于是秦鹤洲当下就联合司礼监的人将谢钧位于京城的府邸给抄了,其中发现书画名迹、侍女美婢、珠玉好玩不计其数,大多来自地方知府的上贡和贪污的朝廷公款。 另在京城郊外以及江南各地发现谢钧私邸,大大小小,共计二十余间。 当秦鹤洲在陆府缉拿谢钧的同时,那张名单上涉及的所有内阁大臣也被一网打尽,在将他们押往大理寺的同时,司礼监手下的暗卫全盘出动,将他们的私邸抄了个干净。 与谢钧有私交的朝廷命官皆被革职查办,其中自然也包括都察院御史傅文和以及他手下的一百名监察御史。 而秦鹤洲因纠察有功,被皇帝任命为了新的都御史,他将徐子陵任命为佥都御史,又重新招募了百余名监察御史,在皇帝的授命下,彻查、整治朝廷官员。 那段时间是大魏自建朝以来最为腥风血雨的一段时间,数百名官员被革职查办,内阁势力被连番修整,朝廷经历了一次大换血。 自此,谢钧与内阁独大的时代彻底过去了。 许多老臣因经不起折腾而选择主动请辞,太傅陆鸿朗虽然在贪污风波中把自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