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83章 心口不一(七千字) (第2/5页)
然之气,学问也是一般,一次醉酒后做了一首诗,名为春江,这首春江诗居然名动一方,妙笔偶得之,被大儒都称赞了一句。 然后就被这人认为他这辈子的巅峰之作,于是一挥手,将自家的客栈给变成了春江楼。 春江楼的大厨手艺不一般,加上那一句大儒赞叹诗句的话,更是名传方圆十里,百里地内人尽皆知。 和方伟成聊谈之时,卓景宁问了问池县哪家酒楼客栈的大厨手艺好,这位方县令就再三推荐了这家客栈。 喝酒吃菜,卓景宁半眯着眼,欣赏着这池县的热闹场景。 尽管从这春江楼只能看到池县一角,但也可以看出很多东西来了。尤其卓景宁当过县令,对一县之地方方面面,那可都是了如指掌。 比如如果这条街道上几乎看不见衙役,偏偏热闹无比,还没人闹事,也没见到小偷小摸乞丐之流,那么绝不是这条街道上治安好! 而是有一只幕后黑手把控着这一条街道,这条街道上的油水,至少有八成是落入那只幕后黑手的口袋。 若是想要搜刮一笔财货来让自己口袋鼓一下,那么直接找到这条街的幕后黑手,逼对方把油水让出一半来就成。 要是心再狠点,那么干脆手起刀落,扔个罪名,直接抢过来。 不过这样的幕后黑手往往在当地盘根错节,关系非常复杂,是真正的地头蛇。 真想动手强抢的话,行动的时候不能拖泥带水,而在此之前也不能有任何打草惊蛇的举动出现,免得给对方警觉和反应的时间。 要毫无征兆的动手,然后以雷霆手段斩尽杀绝! 卓景宁目光偏转,忽然感觉到附近环境有点不要对劲,似乎有什么人在看着他,于是就循着感觉看过去。 立马就找到了那个看着他的人。 那是一名身穿破旧道袍的老者,有些邋遢,此时正在打量他。目光由上而下,充满了身世,不时微微点头,似乎十分满意。 卓景宁放下了手中筷子,他的目光中有些诧异。 还有混得这般惨的道士? 他可记得这饭碗的油水挺丰厚的,况且还是在这有着人道意识的第二层聊斋世界。 于是卓景宁想了想,沉默一会儿后,他觉得应该是这道士刻意如此打扮。 至于为什么要这样做,这老者又为什么要打量,卓景宁没有去深思。 因为他已经看出来了,这老者是一名年轮心境修行者,并且层次不低,没有达到十八道年轮印记的至人程度,但也有十七道。 只差一道年轮印记而已! 这样的实力,放眼这清廷,不算顶级,但是很强的了……不过在卓景宁眼中,也就算是不错而已了。 因为对他完全没有威胁。 人会在意对自己没有威胁的吗? 所以卓景宁懒得去想这个刻意如此打扮老道士会如此打量他的原因。 于是,卓景宁举起酒杯,遥遥敬了一杯,点了点头,算是打个招呼。 这也算是一个暗示——别看了那老道士。 没想到的是,这老道士居然因此就过来了。 然后大马金刀的坐到了卓景宁的对面,一手捋须,微微点着头。 卓景宁脸上露出纳闷之色,看这样子,就算他不想莫名其妙的招惹别人,但总有人是不这么想的啊! 于是,他准备听听这老道士怎么说。 说得好,一拳头送他下去。 说的不好,还是一拳头送他下去。 卓老爷就是这么主见且专一! 由于卓景宁将杀意收敛的太好,老道士丝毫没有觉察出来,而且因为被卓景宁的旺盛气血所震慑,这会儿满心思都在打着自己的算盘,开小差很严重。 卓景宁不说话,过了一会儿,大概两分钟,他就听到这老道士笑了一声。 笑声很浑厚,不显一点老态。 “这位小兄弟,可是面生得很,不是咱池城人吧?”老道士笑问道,态度十分和蔼,仿佛只是在随意唠家常一样。 卓景宁给自己倒了一杯酒,一饮而尽,然后招呼店小二过来,送了一套新的酒杯过来,放在老道士面前,示意老道士自己倒酒后,卓景宁才慢悠悠的说道:“这位老道长,也不是池城的人吧?” 老道士一愣,然后一脸古怪的问道:“你认得我?” “不认识。”卓景宁摇摇头,如实回答。他才聊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