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零六章 人心恐慌,大战难免 (第3/3页)
,即坚持这样的原则:这是中国内部的事,必须首先让中国人自己建立秩序。但是,如果发生象是不可避免干涉的情况时,按照帝国政府的意见,这一干涉只能由与中国有利害关系的一般列强经过协商后共同实行。在任何情况下我们希望避免个别国家单独行动,借此获得特殊利益。”——摘自《德国外交大臣齐谋门的报告》 “在目前情况中,为我国利益起见,对中国问题,应尽可能与东京内阁交换意见以便不错过加强我国在中国地位的适宜时机……建议我国暂时采取中立而静观形势发展的态度,希望混乱和无政府状态在中国蔓延,从而阻止中国有一个强有力的政府能积极采取步骤强化对蒙古、满洲和新疆的控制。”——摘自《俄国代理外交大臣向沙皇上奏书》 “不仅在满洲,一方面要维持现状防止侵害,一方面掌握时机力谋增进日本的利益;而且在整个中国也要随机应变,谋求日本的优势地位。如果中国内部敌对行为继续发展,日本政府认为有考虑干涉的必要。但如果要采取这一措施则必须得到英国的同意,若发生重大问题由两国共同负责。”——摘自《日本首相西园寺公望向天皇上奏折》 虽然各列强经过协商,暂时没有同意将革命军视为交战团体。但却发表了严格中立公告,并决定将中国海关的全部税收置于总税务司之下,避免革命军把作为对外赔款和外债担保的关税移作军费,同时,也宣布停止对清廷的所有贷款。 各列强能够基本上一致采取中立立场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欧洲国家的矛盾和斗争越来越激烈,正如法国外交部长所说:“即令干涉政策为局势所必需,但欧洲的利益要求各国在中国一致采取保守的政策”。 而日本在这个问题上有较大倾向性,虽然也表示采取“中立立场”,但应清政府的请求,日本政府决定由日本商人向清政府提供军火。它担心一旦新政权取代了清政府,便会采取反对日本扩张的行动。但此时日本的实力还没有使它猖狂到视亚洲为其独占舞台的地步。所以,在众列强反对的情况下,未敢独自贸然行事。 现在,革命军暂时解除了列强干涉的忧虑,但对面的这只老虎——北洋军还在张牙舞爪,一场大战不可避免。 一连串的爆炸震撼着大地,烈火浓烟遮蔽了晴空,炮弹的刺耳啸声此起彼伏,大战的风暴终于在武胜关前的阵地上刮起。 “轰,轰,轰……” 一团团的火光在阵地上迸射开来,掀起冲天的烟尘,弹片横飞,沙土、木屑四处飞溅,炽热的气流和硝烟,呛得人透不过气来。 吴禄贞在掩蔽部内轻轻放下望远镜,扫视着周围观战的一大群军官,大家都是头一次见到如此猛烈的炮火,很多人面露惊骇,另一些人强装镇静,但心中不感到震惊就真奇怪了。 黎元洪眼睛转着,演习是演习,如此实战他也是第一回见到,震惊之余,强笑着说道:“这炮火确实够猛烈,不过,我军第一道战壕内只有少量步兵,而且每隔三十米便有一防炮掩体,合抱粗的大树覆顶,上面还盖了两尺厚的泥土,应该,完全能抵御这75毫米的火炮轰击。” “而且战壕内还有不少单人防炮洞,士兵们只要不惊慌乱跑,防护得当,就不会招致无谓的伤害。”吴禄贞很适时地将话接过来,给观战学习的军官们继续缓解心理压力,“现在第一线阵地防守的是中华革命军第一混成协第一旅,由猛将邓玉麟协统所率领,北洋军将遭到迎头痛击。” “北洋军升观测气球了。”一个参谋放下望远镜,递给旁边的军官,依次向下传着观看。 远处一个灰色的巨大的物体缓缓升起,象是惨淡的没有一丝光明的月亮。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