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一九零二_第二百零一章 惊雷,风起云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零一章 惊雷,风起云涌 (第3/3页)

  一、所有清国前此与各国缔结之条约,皆继续有效。

    二、赔款外债,照旧担任,仍由各省按期如数摊还。

    三、居留军政府占领地域内之各国人民财产均一律保护。

    四、所有各国之既得权利,亦一律保护。

    五、清政府与各国所立条约,所许之权利,所借之国债,其事件成立于此次照会后者,军政府概不承认。

    六、各国如有助清政府以妨害军政府者,概以敌人视之。

    七、各国如有接济清政府以可为战事用之物品者,搜获一概没收。

    是的,如果按照后世的历史书所说,这场革命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口号,显示了资产阶级的软弱和妥协。

    但在当时的环境下,这份照会却使各国领使改变了看法。所谓的革命,并不是兵匪之乱,也不是排外暴乱。既然各国利益已经得到军政府的保证之承诺,各国纵然没有明确表态,视革命军政府为交战一方,但也暂时采取了观望和中立态度。

    震撼性的消息接连不断,由陈文强秘密邀请的美国人荷马里、德国人埃劳出任中华革命军军事顾问,并发表联合声明,大意为:“我来中国参加中国革命是我个人的行动,与美(德)国政府毫无关系。我参加中国革命的行为是以个人资格参加,是以实行人道主义为宗旨。今日中国数万万人民正受虐于****暴政之下,我岂有坐视不救,袖手旁观之理?我应中国的革命人民之邀,前来中国是在解脱他们于暴政之下而免沉沦。我是一个世界正义的拥护者,希望更多的同情并支持中国革命的国际友人为了世界公理向中国革命伸出援手……”

    轰动,绝对是轰动的效果,这个消息对外人来说,绝对象晴天惊雷。震惊之余,所有人都开始重新审视这次革命的性质和影响。

    这已经不是普通的武装暴动了,而是一次组织严密,策划周祥的真正意义上的革命运动。而且还有洋人志愿者,说不定他们背后便有政府的影子……如此错综复杂,让人不得不浮想联翩,各种猜测和评论一时间布满了报刊。

    没有都督,没有督军,各省军政府权力最大的应该是民政总长,而军队则另组参谋总部,将民政事务全部移交,专心于军事。

    这是复兴会早已讨论通过的方案,而且陈文强也认为分权是利在长远,什么“军政统一”贻害无穷。“军政统一”听任军人予取予夺,只能增加经济和财政混乱,饮鸩止渴,制造更多的土匪;而在政治上,这样的“军民统一”,妨碍民主政治和地方自治,也不利于联合团结立宪派。

    革命大势风起云涌,激荡着人心,其中就有北方一个退休老干部,也要蠢蠢欲动了。

    ………………

    “革命军旗定为铁血旗,由红底、黑五角星和五颗黄圆星组成。红底、黑五角星寓意‘铁血精神’,意为革命必须以热血推翻****、振兴中华;五颗圆星意为五族共和,即合汉、满、蒙、回、藏诸地方为一国,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

    听着解说,袁世凯习惯性地挠挠鬓角,因为这个动作,很多人暗地里骂他是猢狲相,“这个以前便有,老夫也知道一二。现在革命军势如破竹,武汉三镇是五省通衢要地,已为革命军所占,朝廷如何处置?”

    杨度慢慢说道:“朝廷刚刚下了谕旨:着将陆军第四镇暨混成第三协、混成第十一协编为第一军,派荫昌督率赴鄂。其陆军第三镇暨混成第四协、混成第三十九协,着编为第二军,派冯国璋督率,迅速筹备,听候调遣。京师地方重要,亟应认真弹压,着将禁卫军暨陆军第一镇编为第三军,派贝勒载涛督率,驻守京畿。”

    哼,哼,袁世凯连声冷笑。对朝廷的放逐他一直耿耿于怀,满清亲贵要夺兵权,自然要把他踢到一边,这是不出意料的事情。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