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五十四章 美国的判断,日人碰壁 (第1/2页)
即便是合作经营、贷款优惠,铁路依然是有利可图的投资项目,在东三省遭到日本歧视性运输压制的美国,更希望不要在别的地方有同样的遭遇。 德国资本介入粤汉铁路,并继续承揽着鄂湘两省的轻轨铁路,从而在华中、华南依托铁路拓展着工商经济,这无疑也对美国产生了刺激。 广东在中国属于经济发达地区,铁路的赢利,以及由此带来的经济扩张,肯定是相当诱人的。尽管陈文强的条件比较苛刻,但也没有超出正常的商务往来,只是一种平等的合作,符合国际商务合作的条文和惯例。 所以,无论是修复抵美运动后的政府形象,还是从经济商业角度考虑,美国政府都比较乐于促成此次合作。 而陈文强虽然缺乏资金,但宁肯再拉上德国,使经营权由三家共管,也不想全借美款。这样做,他就只要拿出修筑铁路的三分之一资金,而且是分批分期的投入,有侨资和粤省的商绅入股,中美德共同出资、共享效益、共同管理的修路计划就确定了下来。 美国资本投入铁路,一方面是为了经济效益,一方面也有结好陈文强、扶持亲美人物的含意。即便不说陈文强在广东、湖南、湖北的势力,就看现在的抵日运动,作为积极的筹措和推动者,也令美国人感到支持、亲近陈文强是物超所值。 放眼中国,除了陈文强,还真没有哪一个能在官方和民间两个方面拥有如此大的影响力;也没有哪个人敢于在地方施展铁腕政策,剿匪清乡、兴利除弊。 “……各地匪乱并未得到有力控制,是高居庙堂的清廷逐步失去社会控制力的表征;但在广东,依靠着或许残酷但却有效的手段,凭借着坚强敢战的警察,以及一批廉洁负责且又年轻的官员,陈文强正将全国最严重省份的盗匪问题压制下去,正在获得无可替代的社会控制力。如果再加上西南的广东军队,统帅是陈最为可信的密友,在广东陈文强已经具有了难以撼动的实力。而这还没有算上侨商、立宪派商绅等雄厚的社会资源,以及在湖北、湖南、上海的势力……” “陈在成为地方实力派的道路上走得很快,判断形势亦很准,且善于把握形势之变化,以为己用。西南革党叛乱,非但无损其实力增长,反倒为其所借助,成为清廷和粤督皆不敢轻动的重要人物……” 美国人对于陈文强的评价和判断还是比较准确的,将他视为地方实力人物也并不夸张。 如果追根溯源,历史上民国军阀时代的祸因,应该始于庚子事变的东南互保。这次事件是清末各地官方实力派人物首次公然聚众反抗朝廷,虽使河北、山东以外的地区得以免于义和团之乱及八国联军战乱的波及,但同时此事也使得清廷威信扫地。 同时,各省亦因八国联军入侵而自觉需有自卫的武力需要,因此清廷治下各省及各实力人物由此开始军阀化(典型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