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庶族无名 第375节 (第3/4页)
事无补。 “怎会如此?”张飞有些失神的看着诸葛亮。 诸葛亮叹了口气,摇头道:“汉水一带防线太长,江水也不宽敞,被对方这般攻破,却也难免。” 诸葛亮自然想过这样的结果,却未曾想到这结果来的这般快。 “孔明,现在该如何是好?”关羽策马来到诸葛亮身边,皱眉问道。 “退往第二道防线,这道防线必须守住,纪灵!”诸葛亮看向纪灵道。 “末将在!”纪灵躬身道。 “由你负责阿头山与百丈山之间的防线!”诸葛亮叹道。 “喏!”纪灵答应一声,领命而去。 “坦之!”诸葛亮又看向关平。 “末将在!”关平也连忙一礼。 “江心铜柱必须守住,我在此布设三砦,你需守住此三砦。”诸葛亮沉声道。 “喏!”关平点点头。 “云长!”诸葛亮最后看向关羽道。 “在!” “军中兵力不足,云长且去江陵,招募士卒,多多益善!” “喏!” 虽然全力败了张郃,但最终慢了一步,让陈默成功渡江,以大局来说,这一步,还是诸葛亮输了,他以为陈默会趁机攻樊城,却没想到陈默真正的目标还是这一线防御,对方将兵力优势发挥到最大,这让诸葛亮很难揣摩到陈默的真实意图,这输赢之间,他终究是被陈默抢了先机。 第四百五十二章 完美 汉水之畔,营寨的大火已经被扑灭,荆州军也已经退走,随着魏延、张绣和徐晃三支人马渡河,这江岸的防线算是被陈默彻底撕开了。 张郃命人开始清理战场,荆州军虽然退走,但这一仗明军赢了,他却输了,这让张郃有些颓丧。 “儁乂不必丧气,若非你牵制了荆州军主力,我军也不会如此从容破敌,起来吧。”陈默将张郃扶起来,看着眼前已经沦为废墟的大营,皱了皱眉,这诸葛亮学东西倒是挺快。 战事赢了一步,但襄阳未下,只能算是小胜,陈默派出斥候哨探去探查周围地形、敌军踪迹,又命人将缴获的连弩送来。 荆州军的十连弩陈默可是眼馋了好几天了,军中若能配备上这等武器,对明军来说,战力上能有一个质的飞跃,陈默自然希望马钧能够仿造出来。 缴获的连弩并非那种将士手捧的,而是张郃在攻占砲台之后缴获的,之前诸葛亮放火烧营,张郃这边,马钧带着工匠拼死拆卸下一台来。 “这并非军中所用。”看着这连弩车,陈默皱眉,相比这个,他更想要荆州军将士当日所用的连弩,可单兵使用。 “王上,虽非连弩,但这机括原理应该相似,臣或许能做出那等连弩。”马均之前已经对这连弩车进行过拆卸,其中的原理已经明了,现在有些迫不及待的进行仿制甚至改造了。 “尽快吧。”陈默点点头,随着十连弩的出现,陈默觉得以前颇有威力的破军弩已经有些落伍了,而且破军弩造价也颇为不菲,如果两边造价差不多的话,陈默觉得用这连弩车替代一部分破军弩也不错,这东西攻城威力一般,但若用来守城的话,威力可是相当可观的,将一些要塞设置这种连弩,足以节省不少兵力。 “喏!”马钧有些兴奋地答应一声,让人抬着连弩车离开。 大营被烧毁,但如今南岸已被陈默权限破了,大军已然渡河,这营寨自然要重新建立。 陈默命张郃重新下寨,与西岸的张辽主力大军南北呼应,自己则带了典韦、魏延以及一众亲卫前往四周巡视,观察地形。 襄阳能控扼南北,成为这次诸葛亮选定抵挡明军的主要防线自有其道理,陈默虽然登了南岸,但襄阳一带的地形却是依山傍水,在襄阳城外,东为汉水,西有万山、百丈山、虎山、岘山等高山为依凭,虽不似崤崡险要,但襄阳城横在此间,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明军的兵力优势在此地施展不开。 而诸葛亮竟然在从江岸到襄阳短短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