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庶族无名 第311节 (第4/4页)
国之力迎战,未免太过谨慎,臣以为,大将军只需带兵五万去往前线便可,何须将洛阳驻军尽数带走?”司马防微笑道。 “若有可能,古往今来不会有任何一员将领会愿意以寡击众,如今朝中有足够的兵力去攻略中原,洛阳又有八关驻守,固若金汤,我为何非要以身犯险,再度以寡击众?”陈默笑了,这是想要来谋自己兵权呐? “大将军所言不错!”杨修站出来,躬身道:“陛下,战场之上,兵凶战危,曹cao亦非易与之辈,若是朝中兵力不足也便罢了,如今朝中兵力充足,足矣以优势兵力攻略中原,纵然大将军有能力以寡击众,但中原何等广博?兵力多一些,战胜之后,能够迅速攻略中原,此时因此而缩减兵力,实属不智。” “治国当以仁义而非兵戈之利也!”司马防身后,又出来一人,朗声道:“若不能以仁义感化万民,只以兵戈攻略城池,也只可谋一时而不可谋一世也!” “陛下!”杨修闻言,却是对着刘能一礼道:“臣推举大司农领一路兵马前去以仁义感化万民,如此一来,也可减少我朝兵马损失,但若失败,定是大司农未行仁义之道,可灭其全族!” “你……”司马防闻言面色一变,怒视杨修。 “德祖休要胡言,若只以仁义之道便能平定乱世,各家诸侯又何必cao练兵马?”陈默摆了摆手,示意杨修莫要再说,对着刘能一礼道:“陛下,此战关乎我大汉运数,臣不日便要出兵,还请陛下下诏!” “这……”刘能摇了摇头笑道:“大将军,既然群臣意见不合,此事不如缓和片刻如何?” “臣可以等,但伪汉大军已至中牟,再不出兵,荥阳以东之疆土必然大片丧失,届时兵临城下,陛下又要如何应对?”陈默反问道。 “届时出兵也不迟吧?”刘能犹豫道。 “不迟?”陈默闻言摇头笑道:“敌军无需攻打成皋,只需攻下敖仓,再设法渡河,攻取河内,便能切断朝廷与冀州、幽州纸联络,冀州战场将被孤立,我军便陷入被动之局。” 刘能还是犹豫道:“大将军,朕觉得眼下并非最佳战机,不如就如大司农所言,先出部分兵力,击退曹cao,而后缓图?” “当年董卓进京时,其实兵马并不多,若这朝中群臣肯并力,董卓根本不可能得势,但最后却是董卓执掌朝堂,以至于诸侯并起,汉室衰颓,陛下可知为何?”陈默没有反驳,而是反问道。 “当时朕还年幼,不太清楚。”刘能看着走近前的陈默,哪怕知道陈默不会对他不利,还是感觉心中压抑。 “因为当时朝中有很多智者,如大司农这般,他们为了各自的利益,互相牵扯,都不愿主动去招惹董卓,眼看着董卓进京,眼看着董卓一步步掌控朝堂,从不作为到无能为力,就是这般!”陈默目光看向一众朝臣,微笑道:“今日,陛下莫非也要效仿当年,直到曹cao攻破成皋,才肯正视此战么?” “大将军,过了!”刘能被那股来自陈默的窒息感压得有些喘不过气来,瞪大了眼睛道:“朕乃天子,难道天子还不能决定这大汉之事?” “陛下虽为天子,但陛下可曾知兵?”陈默分毫不让,盯着刘能道:“兵者,凶器也,善用之,可伤敌,但用之不善,亦可伤己!” 刘能,最终在与陈默的对视中败下阵来,不敢再去与陈默对视,也没底气与陈默对视,陈默军威已经极盛,他不希望陈默赢这一仗,一旦陈默击败曹cao,平定中原,声势必然拔高到极致,到时候恐怕更难对付。 但没办法,陈默气势太过雄厚,哪怕身为天子,面对此时锋芒毕露的陈默,刘能也不敢太过分相逼。 “诸……诸位爱卿……”刘能将求助的目光看向满朝文武,但却没有一人愿意在此时回应刘能的目光,甚至默默地低下头,这一刻,刘能明白了,自己终究还是一个人呐。 “陛下,臣以为,大将军所言甚是!”李儒躬身道:“当此之时,不可退让半分,此并非只是兵戈之争,亦是气运之争,容不得半点退缩!” “请陛下发兵!”荀攸没有多言,只是上前一步,躬身道。 “请陛下发兵。”越来越多的大臣站出来,声援陈默,至于朝中武将……刘能从未指望过,陈默对军队的掌控已经达到一种极致的状态,想要获得这些武将的支持,基本不可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