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庶族无名 第218节 (第3/3页)
将整个制度完善起来,那边陈默只是点头同意了手下人一个计策,执行也是由祢衡全权负责的,而他们要做,如果没有祢衡这么一个名士主动去做,由朝廷来着手推广的话,给人的感觉会不一样。 看看陈默那边,现在就算有人骂,骂的也是祢衡,就算告状告到陈默那里去,陈默把祢衡招来相互辩论,这方面,祢衡确实有得天独厚的才能,满朝公卿,没一个能说过他的,为了避免祢衡被人暗算遇害,陈默还专门派人暗中保护祢衡。 曹cao这边,也需要这么一个出来吸引众人仇恨,而且善辩之人,才能像陈默那样肆无忌惮。 “伯道总能发现人身上的优点,吾不如也!”曹cao闻言,也只能羡慕和叹气了,人是自己送过去的,能怨谁?要怪也只能怪自己当初没发现祢衡还有这方面的才能。 “在下以为,此事倒可以交于那孔文举去做。”程昱微笑道:“孔文举与那祢衡乃是至交,如今祢衡有了这些成就,将此事完全交托给孔文举,想必他也相当乐意。” 曹cao闻言点点头,孔融倒是合适,给他找点事做,也总比他每天没事找事或者写一些抨击曹cao的文章强。 “此事孔文举确实合适。”荀彧点点头道。 这件事情意义深远,诸侯除了袁术之外,连吕布都在想着建立书院,不过吕布手下几乎没什么文士,他怎么办学? 南阳这边,吕布确实在为这件事苦恼。 南阳如今实行的是军管,当初陈默给吕布出的主意,吕布用后,果然治理起来轻松了不少,虽然找不到什么名士,但找一些识字、会算数的小吏,吕布还是找得到的,毕竟这些小吏多半是寒门,也得养家糊口,吕布开出的条件很优厚,而且还能当官,哪怕是没有太多权利,只领吕布给的俸禄也比在家种地强啊。 “主公,为何突然要建立书院?”这日,魏续等人一起跑来找正跟张辽商议办学之事的吕布。 “诸侯都在办,而且军中将士也都有这个期许。”吕布认真的道:“诸位以为不妥?” “不妥倒是没有。”成廉挠头道:“但主公,就算建起了书院,何人来教?之前我们去寻访南阳名士,那庞德公听到消息提前就跑了。” 吕布:“……” 这确实是个问题,而且还是大问题,吕布手下这些文吏,吕布开始时只是觉得陈默在做,曹cao在做,刘表也在做,应该是个很有必要的事情,所以也下令新建南阳书院。 只是现在问题来了,书院倒是建成了,但谁来教? 之前吕布是有想过吧庞德公给绑来,但庞德公提前知道了消息,直接逃去了襄阳,现在吕布虽然经常跟刘表勒索粮食,但毕竟大家是盟友,直接跨地方抢人还是有些不地道,毕竟刘表这人还是不错的,现在吕布只要写封信过去抱怨一下粮食不够,刘表就会派人送来粮食,吕布也不好意思做的太过。 颍川那边的名士也都跑了,吕布现在想绑人也找不到地方。 “主公,我们教不了学问,但可以教打仗啊!”魏续突然目光一亮,看着吕布道。 这叫穷则变,变则通,就像之前治理南阳,找不到人直接军管一样,现在既然找不到人教书,那直接教兵法打仗不就行了? 吕布这边学问最高的可能就是吕布和张辽了,但若说打仗,那可是一点不差,不说吕布、张辽,魏续、成廉、曹性、侯成、宋宪、魏越这些人各有各的本事,教授弟子……似乎也不错。 吕布闻言目光一亮,点头道:“或许可行。” 也没别的办法了,书院已经建好,而且已经让不少将士子弟过来,没人教学,那不是很尴尬? 若是教兵法的话,倒是不难,从军中挑选一些将领轮流过去教授兵法。 只是总感觉哪里不对。 张辽皱眉思索道:“主公,这般一来,这整个南阳倒像个大军营。” 现在南阳不管走到哪里,人们不是种地就是休息,哪怕是宛城也一样,很少能看到跟其他地方一样那种热闹的景象,百姓都很严肃。 吕布有些惆怅的看了张辽一眼,自己也不想这样,但还有其他办法么?没人愿意出来教书啊。 “此事就这般定下吧。”叹了口气,吕布站起身来道:“各自去做各自的事情。” 总的来说,南阳这两年没什么战事,军管之法虽然让整个南阳看上去死气沉沉的,但这两年税赋却一年比一年多,而且人口也稳定增长,没有文人,南阳不一样兴旺起来? 张辽摸索着下巴走出衙署,看了看一旁门神一般守在门外的胡车儿和周仓,突然问道:“主公最近在做什么?” “读书。”周仓言简意赅的道。 张辽闻言倒也不奇怪,吕布现在想要靠自己的本事治理好南阳,正在恶补学问,但他要问的不是这个:“除此之外呢?” “将军,主公大多数时候不是在衙署就是在家中,家中之事,我等如何知道?”胡车儿无奈道,你这是在为难我们。 “算了~”张辽无奈,只能离开。 第一百六十六章 过犹不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