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庶族无名 第198节 (第4/4页)
”孙权苦笑道。 以孙家如今的势力、实力,别说跟陈默这种已经据有关中、并州之地的人物,便是刚刚崛起的刘备,都比他们强吧。 这个时候的孙家,恐怕在陈默眼中,连作为敌人的资格都没有,所以孙权觉得,这个时候孙策最好能放低一些姿态,把好处先拿到手再说,至于为敌……既然走上了这条路,除非有一方中途陨落,否则早晚会碰头的,何必急于一时。 “容我想想。”孙策皱眉点了点头,这种做法,不符合他的性格,但也正如孙权所言那般,现在的他,能有选择的权利已经不错了,若将私仇夹杂在其中,未免有些高看自己了。 只是这心里面,哪怕只是在书信中跟陈默低三下四,孙策都很不舒服。 “兄长若是不愿,小弟愿意代劳给朝廷上书。”孙权很担心自家兄长书信中言辞太过激烈,是以觉得这件事还是自己来办为妙。 孙策犹豫了片刻,又看了看孙权手中的竹简,最重要的是周瑜也是这个意思,迟疑半晌之后,还是点点头道:“莫要太过卑谦,他若愿给便给,不给我便找曹cao去要。” 这也是两个朝廷的好处,虽然天子在曹cao这边,但掌管官员升迁调派的尚书令在长安呢,而且人家也是正式的,曹cao都不能轻易罢免,只能咒对方快点儿死,陈默可没有权力再安排一个尚书令。 有两个朝廷,这边不答应还有另一边,方便了地方实权人物,但同时,对大汉来说,这可不是什么好事,只会让大汉余威散的更快。 “兄长放心,杀父之仇,弟也是记得的。”孙权一脸大义凛然的保证道,他已经准备写两封竹简,一封给孙策看,另一封上交朝廷。 真按孙策的意思来写,就算陈默有意给都会直接打消了这个念头,说到底,这是孙策求官,而不是人家求着你来当官,只是这话肯定不能跟孙策直说,自己这兄长,多数时候是很通情达理的,但真的拧起来,也是很拧的。 孙策点点头,将这事交给孙权,他要想下一步该如何行动了,官职是一方面,但握在自己手中的实力才是自己立足的根本,吴郡严白虎、王晟、钱铜等地方割据势力说来也不算强大,但清缴起来也没那般容易,这眼看着便是年底了,今年动兵是赶不上了,而且孙策这边接连征战,也需要修养筹备粮草。 至于袁术那边许诺的册封和升迁,孙策是不抱希望了,毕竟袁术之前答应孙策的九江太守、庐江太守都没应诺,一次两次孙策忍了,但次数一多,孙策哪还会再忍? 丹阳也派了本家袁胤来接手,只是军权、财权都捏在孙策手中,等于是被孙策架空了,估计用不了多久,会稽太守也会派人来接手,孙策在袁术眼中显然就是个打仗的武将,但却不是心腹,更不会相信,所以仗是自己打,功是别人立,好处也是别人拿,鬼才愿意继续辅佐。 丹阳之事,就是孙策对袁术的试探,袁术没能力派兵渡江来夺,显然袁术如今的状态并不好,孙策自然也就更有把握。 第一百二十九章 天下局势 “这信是孙策写的?”长安,当陈默收到江东信使送来的书信时,几乎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孙策什么性格?当初在伊阙关外短暂的交手来看,再加上后来孙策在扬州的作战风格来看,那是个刚烈的性子。 陈默想过孙策会来求官,但这封信,让陈默心中孙策的形象倒塌了。 阿谀谄媚倒不至于,但信中几乎遍数陈默半生功绩,至于杀父之仇只字未提,虽然没有一句奉承的言语,但那钦佩之情仿佛从字间流淌出来一般,以孙策的性格,就算服软,也不可能写出这样一封信吧? “正是。”来人不卑不亢的道。 “好,就当是他写的。”短暂的惊讶过后,陈默笑着点点头,收起了竹简道:“孙策欲求何官?” 如果这信是孙策写的,他把这竹简给吃了。 应该是周瑜吧,不过这周郎文采……也很一般嘛~ 竹简中没有说明,这周瑜也是狡猾,没说有时候比说了更厉害,陈默看着给,但我都这么捧你了,太低不行吧。 “回长陵侯,我主所求并不多,只是眼下并无官身在身,如今丹阳、会稽两地已然平定,却依旧是袁公家将,难以服众,是以才来朝廷求得朝廷相助。”啊使者躬身道。 “既然如此……”陈默思索片刻后道:“便给他个封号将军之位,便封为护汉将军,印绶很快会做好,你可带回去给孙策。”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