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庶族无名 第186节 (第4/4页)
来是有些兴师问罪的意思,但现在,虽然陈默从头到尾无论言行都颇为客气,但给他们的感觉,却像是被狠狠地打了一巴掌,如果欺男霸女为祸乡里那些事可还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过去,那现在陈默拿出来的这些罪证,就算是想要帮郑赟脱罪的人,也没办法继续帮,甚至有恨不得弄死他的想法。 因为很多事情,不止碰到了陈默的底线,同样也碰到了士人的底线,真的传出去,就像陈默说的那样,这关中士人都要被跟着被骂。 “这等人,死不足惜!”良久,赵温才叹了口气,对着陈默道:“当杀!” 一旁的钟繇看向陈默道:“不知将军是如何得到这些罪证?” 这些要命的玩意儿,郑赟若是不傻,怎会留下来?陈默这些罪证是从何而来?这就不仅仅是一个郑赟的问题了。 “一些是自那些苦主处搜来,有一些是那些不满郑赟之人暗中送来。”陈默自若的笑道,至于有没有人信,那不重要。 “原来如此,这上雒百姓倒是颇有本事。”钟繇点点头,似乎接受了这个解释,实际上,这些罪证确凿,陈默是如何发现这些问题的,其实已经不重要了。 皇甫嵩自然也没脸再提赦免郑赟之事,面色铁青的跟赵温和钟繇起身告辞离开。 之后的两日,当朝三公联名怒斥郑赟种种罪行,罪不可赦,必须重惩,关中士人也闹不清为何连皇甫嵩都如此坚定的要收拾郑赟,总而言之,郑赟这一次是死定了,半月之后,郑赟以及其家中一些主要成员被陈默下令于长安城外斩首,当日有不少百姓围观,在这些时日衙署的推波助澜下,郑赟简直便成了十恶不赦的恶棍,斩首之日,围观百姓无不拍手称快。 接下来一段时间,陈默接连处置了七个县令,每一个都是罪证确凿,恶贯满盈,关中百姓无不拍手称快,陈默在关中迅速积攒起了巨大的声望,而因为处置的都是县令级别的官员,而且每一个都是罪证确凿,多数士人对此也并未在意。 但有心人却渐渐发现,陈默每一次处置,都能拿出令人无话可说的罪证,若是一个两个还好,但连续七个,每一个都是如此就有些不对了,陈默能够找到这七人的大量罪证,那其他人是否也是如此?自己又有多少把柄被对方握在手中? 或许大多数人感受不到,但随着郑赟之后,连续七位县令被陈默查处,陈默对地方的掌控力在无形中迅速加强,再无阳奉阴违,陈默的政令,基本都能够在各县落实。 至此,陈默也松了口气,只要基层不乱,这关中就能逐步稳定下来,至于天网的存在会被有些人察觉到,这一点也是无法避免的,天网的存在,不能亮出来,那样会引起多数人的恐慌,但聪明人察觉到天网的存在,相信这些人知道分寸,至于察觉不出来的,乖一点儿,别碰触陈默的底线,一些不算太大的事情,陈默也不会真的去为难,但若是不知死活的碰触了陈默的底线,那就别怪自己了。 随着年关将至,关中除了强乱还有与西凉接壤处,还会不时发生战乱之外,其余地方已经逐渐平定下来,尤其是随着陈默逐渐将西凉军带来的影响弥补,百姓对朝廷重拾信心之后,关中渐渐有兴盛之势,如果明年再能有个好年景的话,就更好了…… 第一百零六章 预测 相比于关中日渐稳定开始恢复民生而言,千辛万苦带着天子逃回许昌的曹cao最近有些火大。 董承、刘范、伏完等一众朝臣最终还是选择前来投奔天子,不只是因为大义,更重要的是郑赟等人的事情让不少人感觉脑袋上仿佛随时悬着一把宝剑一般,如芒在背,终日战战兢兢,就担心哪天自己招惹了陈默,引来灭门之祸,而且还没什么好名声,看看被陈默收拾的那些人便知道了,如今哪怕已经死了,依旧被人唾弃,留下来的家人很多时候都不敢见人。 大批朝臣逃离长安,前来投奔,原本该是好事。 但一来,像皇甫嵩、赵温、钟繇这样能够出任三公,帮曹cao在名望上镇场子的人物不多,数来数去,也只有朱儁、刘艾,二来,官员虽然来了不少,但官职曹cao没法随便封,陈默那边,三公九卿都是满编的,而且陈默在选人方面,每一个都是选的德高望重之人,不说三公没法罢免重新选人,就算是九卿,如太常杨彪,那也不好罢免,这其中不少还算是曹cao的长辈。 这就相当麻烦了。 而赶来投奔的这些人,伏完是国丈,天子的岳父,得好生安置,董承的女儿也是贵人,皇亲国戚,刘艾是汉室宗亲,刘范、马宇、马日磾、种邵这些人,能找到的官职,得优先考虑这些人,最后闹了半天,曹cao重组起来的朝廷,三公九卿缺失,倒是多了一堆杂号将军,原本曹cao是准备自领大将军的,但袁绍直接有动兵的迹象,曹cao此时可不敢与袁绍开战,只得将大将军之位拱手让与袁绍,自己继续担任兖州牧兼光禄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