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庶族无名 第122节 (第2/3页)
”戏志才指了指桌上的竹简笑道:“若不出意外,这只是开始,之后定然会有更多的好消息传来。” “他早就料到有今日!?”一旁的夏侯惇有些吃惊道。 “那倒未必,恐怕是两边都有准备,若是此战董卓胜,恐怕我等是见不到这封信的。”曹cao摇头笑道:“志才,你说这个忙,我是帮还是不帮。” “帮吧,陈默如今居于河东,与主公暂时无冲突,反而能为盟友。”戏志才笑道:“而且就算没有主公,莫忘了臧子源还在此处。” “也罢,他欠我一顿!”曹cao点点头,接过竹简笑道:“下次定要让他补上!” 第一百五十二章 诸侯进兵 清晨,酸枣起了雾,不算太重,但白茫茫的一片,太远的地方朦朦胧胧,看不清楚。 袁绍昨夜宿醉,曹cao找来的时候,还是头疼欲裂,以手扶额,一脸无语的看着曹cao道:“孟德今日怎的这般早?” “盟主,昨夜有人送来了一封书信,事关重大。”曹cao的脸色很严肃。 袁绍心里有些不是滋味,不知道从几时起,曹cao跟他之间似乎开始变得生分了许多,不再如往日一般亲密。 “谁人送来的?竟让孟德如此重视。”驱散了心中那几分不适,袁绍跪坐下来,一边扶着额头,一边问道。 “陈默。”曹cao从怀中取出竹简递给袁绍道。 “他倒是好大的威风。”袁绍闻言笑道,只是这笑的有些玩味,前段时间陈默在阳人聚将袁术收拾了一通,消息传到这边时,袁绍这心里其实挺高兴的,当然,面上不能这么说,再怎么样,陈默也是打的他袁家的脸。 “盟主且先看过再说。”曹cao抬了抬头,示意道。 袁绍点点头,看起了竹简,眉头渐渐皱起,随即看向曹cao道:“此中是否有诈?” “我看不会,陈默做事还是有些坚守的。”曹cao摇了摇头道:“不管盟主是否恨他,但从一开始到现在,陈默所做都是为大汉,为百姓,只是与我等所想道路不同尔,如今董卓迁都,司隶之地,数百万百姓流离失所,大概也是让他失望了吧。” 袁绍点点头,心中有些不是滋味,当初洛阳时,陈默也曾一直劝自己先下手将董卓给赶出去,若是当时自己听了陈默的计策,或许今日是另一番局面吧,这般说来,当初他是否也是对自己失望了? “毕竟还年少,又颇有才学,自负一些,也是常有之事,如今知错能改,也是好事。”曹cao笑道。 袁绍点点头,想了想道:“召集诸公商议吧,若真如陈默所言,董卓放弃荥阳与敖仓,我军趁势攻入倒也是好事。” 曹cao点点头,当下两人派人去通知各路诸侯升帐议事。 “陈默?”陶谦皱了皱眉,看了看身旁的张超、臧洪道:“此子虽在董卓麾下,却也并未听说有作恶之举,反倒是此前董卓问罪于次阳公时,曾仗义执言,只可惜最终次阳公还是……” 陈默在青徐两地还是有些名声的,少时被黄巾裹挟,却不愿从贼,在乱军之中与黄巾贼斗智斗勇,最终还成功配合当时作为曲阳县令的张超大破贼军,这在徐州已经成了一段佳话,后来拜师臧洪,在青州也颇有些名声。 当然,这些事原本其实不算什么,而且这些事迹被传出来,也是这两年的事情,莫说臧洪跟张超在这里,单是看陈家的面子,如今刚刚到徐州上任的陶谦也不可能在这事上跟陈默为难。 “不错。”孔融抚须点头笑道:“观此子这两年所为,与其说是投奔了董卓,倒不如说是一直在竭力维护朝廷体面,如今董贼迁都,天怒人怨,此子身在董卓麾下,无力反抗,此时派人与我等联络,共败董贼倒也不是不可能。” 张超点头笑道:“我看此信多半是真,陈默在伊阙关时,伊阙关稳如泰山,如今他一走,大谷关便被破,若说这事与他无关,我是不信的。” 臧洪没有说话,只是摸索着下巴思索这小子何时这般厉害了?欺负黄巾贼也就罢了,如今连袁术都在陈默手中吃了这么大的亏,不错,是我弟子! 这种场合,他这个做老师的,反倒不适合说太多,只能静静旁听。 不过有陶谦、孔融、张超力荐,至于刘岱、桥瑁、公孙瓒这些人,对于陈默并不了解,见几人出面保陈默,他们自然不好在这事上较真。 “盟主,不如先派两支人马前去试探,若是真如陈默所言,我等可趁机占据两城,便是其中有诈,我等损失亦不大。”鲍信对着袁绍一礼道。 “正有此意。”袁绍点点头,又看向众人道:“何人愿往?” “既是末将提出,末将愿意率部前去敖仓!”鲍信见无人应答,当即出列道,他跟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