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族无名_庶族无名 第101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庶族无名 第101节 (第2/3页)

接来洛阳,正好借着你的喜事冲一冲这满城的怨气!”董卓点点头,大汉以孝为先的理念早已深入人心,所以陈默以此来拒绝董卓,董卓也不见怪,想了想道:“至于此番你出战河东的封赏,明日朝堂之上,自有定夺。”

    “既如此,若无要事,末将先行告辞。”陈默起身拱手道。

    “奉先,你去代老夫送一送陈将军!”董卓点头道。

    “喏!”吕布闻言,躬身一礼,随后与陈默并肩离开大堂。

    “此番回来,有何打算?”离开了大堂,吕布看着陈默问道。

    因为陈默的指点,他如今跟西凉众将的关系倒是不差,陈默能明显感觉到此人已无往日那般孤傲了。

    “立功,升官。”陈默舒展了一下筋骨笑道:“此番诸侯叛乱,正好大展拳脚。”

    “你如今才十六。”吕布摇了摇头。

    “昔日冠军侯似我这般年纪,已经奔袭万里,建功立业了。”陈默闻言道:“不求如冠军侯一般功盖当世,却也不想庸碌一生,封狼居胥,若能再来一次,岂不快哉?”

    吕布眼中也闪过一抹神往之色,封狼居胥,对于一个武将而言,绝对是有致命的诱惑。

    “凭你?”很快,吕布就扭头看向陈默,傲然笑道:“就算有那一日,也该是某才对。”

    陈默瞥了他一眼,摇摇头,已经来到府门口,对着吕布一礼道:“有些事,空口无凭,将军虽然勇冠三军,但这打仗可不是一人之事。”

    “拭目以待,待此番战事结束,我便向太师请命出兵。”吕布冷笑道。

    “如今朝廷可没那般多的钱粮支持一次北征。”陈默闻言无语道:“你可知道,北征一次,需耗多少钱粮?”

    “总有机会的。”吕布冷哼一声,不想回答这个问题,钱粮自然是越多越好,但需要多少……他还真不知道。

    “莫送了。”陈默笑了笑,没再说下去,告别了吕布,径直回臧府去。

    云思早已得到陈默回来的消息,已经命人烧好热水给陈默接风。

    虽然如今局势越来越糟糕,不过有些事,即使努力了,也未必能成,既然问心无愧,陈默也就不纠结这个了,两月多没碰过女人,这一夜,自是数不尽的缠绵与旖旎……

    第一百一十九章 蔡邕荐才

    悠扬的琴声徜徉在四周,并没有再见到蔡琰,心里多少有些失望之感,不过这次过来见蔡邕,并非是为婚事而来。

    “贤侄对此番诸侯起兵之事如何看?”蔡邕转了转手中的酒觞,看向陈默道。

    “外人都说我谦虚,有才。”陈默抿了一口酒笑道:“能打仗,有谋略,知进退。”

    蔡邕点点头,看着陈默,他不觉得陈默是专程跑来自己这里炫耀的。

    “默此前也一直如此认为,可以改变大势,我与那些人不同。”陈默放下酒觞笑道:“最近默回顾过往方才发现错了,而且错的很可笑,我改变不了任何事,只是在每一次大事降临时选择了最正确的一方,或者说,我以为是对的一方,但当我试图去改变他们的想法,说出我认为最正确的道路时,却发现……”

    “什么都做不了?”蔡邕的笑容中也带着几分沧桑。

    “嗯。”陈默眼中的光芒似乎都黯淡了几分:“初入洛阳,默的志向是匡扶汉室,自认为如今大汉的弊病已然看的透彻,只要手中有了一定的权利,便可以力挽狂澜,扶大汉以倾危;宦官、士人以及大将军之间的争斗,默看的很清楚,在大将军和宦官交锋时,我选择了大将军,后来先帝驾崩,我又选择了交好本初公,再后来,董卓进京,我劝本初公立足未稳之际,驱除董卓,稳定朝局,当本初公决定离开时,我便投奔了董卓。”

    “每一步都没有错。”蔡邕欣赏的看着陈默,一个无依无靠,没有多少背景的少年,能够在每一次大事降临的情况下都选对,这很不容易。

    “但也不过是顺势而为。”陈默叹息一声,举起酒觞怔怔出神道:“我想匡扶汉室,今日朝堂之上,天子加封我为光禄勋,统领洛阳禁军,兼领河南尹,默今年不过十六,十六岁之龄,位比九卿,放眼古今,怕也少有人及,权势不可谓不大,然似乎更加无能为力。

    我欲匡扶汉室,但每一次当自觉站稳脚跟,想要扭转局面时,却都失败了,距离当初的想法,似乎越来越远,伯喈公或许不知,默如今正一点点变成自己认为错的人,不知道为何,不想,但能看到的路,似乎只能这般走,公可否为我解惑?”

    “老夫也不明白,不过老夫如今在守自己的底线,老夫与你不同,当老夫迷茫之时,会停下来,不作为,但依旧难改朝局。”蔡邕仰头,将觞中之酒饮尽,涩声笑道:“不止老夫,子干也是这般。”

    “然很多事情,终究要有人去做。”陈默晃动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