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锦绣的科举日常 第134节 (第2/3页)
散,环境不好,但不影响大家赚钱的心情。” 锦绣一拍脑门儿,懊恼道:“这事儿都赖我,我本意是催着程大人好好做事,别让他带人磨洋工糊弄人,谁知道他竟然一次性组织了二十几支队伍同时开工,快倒是快了,就是这……哎!” 锦绣想了下,吃过晚饭后还是让人将程大人喊来,委婉的将自己想法与程大人说了,程大人倒是干脆,直言道:“大人,这事儿也怪下官,本来是预留了几条主干道,两边儿腾挪着修的。 但这不是有人将咱们这里招人的消息给传出去,乡下春耕结束的庄稼汉听了,一股脑儿涌进城,赶都赶不走,下官只好挑了一批身强体健老实本分的加入进来。 虽效率却大大提高了,但……” 两人对视一眼,只能互相理解了。 程大人临走前,突然含混不清的对锦绣道:“大人,从城外来了许多人进城做工,咱们城内也出去了不少人去乡下做工,听说个个身强体健,或许也能赚不少钱养家糊口呢。” 这话没头没尾的,说罢人就走了,锦绣反倒是叹口气,觉得有些无聊。 程大人无非是想说,城里跑出去不少人,去乡下做工。 一向都只听人说乡下人进城做工的,城里人去乡下?呵,少之又少,那这些人的目的为何,一目了然。 “这已经是本月第十个向本官告密的人了。”锦绣喃喃。 其实关于淮海王的事情,可能整个明安府有头有脸的人家,都知道的差不多了,谁听到这个消息会不眼馋? 即使知道可能是假的,也要探查一番,何况还有很大可能是真的呢? 锦绣应对这件事的态度也很简单,秘密掌握在少数人手里那才是秘密,所有人都知道的事情,那还能叫秘密吗? 不到两天时间,整个明安府的人都在讨论。 “哎,我一直以为前朝淮海王藏宝藏的事是说书先生胡扯出来逗大家开心的,没想到还真有人相信了,说是地点就在万水村,说的有鼻子有脸,特像那么回事儿!” “嗨呀,你这消息都落后了,昨儿个王五和王六兄弟两休息,两人家就在万水村不远处,两人趁着回家的空挡,去万水村瞧了一眼,好家伙,整个万水村密密麻麻全是人,差不多就将那地方掘地三尺了,啥玩意儿都没找着。” “元大人不是要把万水村建设成啥梯田示范村吗?还有衙门的人在那里修水渠呢,咋的就让人随便挖啊?” “哼,哪能随便挖啊?有衙役在路口守着呢,进去一个登记一个,只要在里面动过土的人,一个都不放过,全部扔到修水渠的队伍中做苦工,十天起步,没有上限,就看你到底打算做多少年工赔偿了!” “你这么一说,我怀疑这是衙门的银钱不够,故意放出的消息,骗大家伙儿去干白工的!” “不是,我小时候,太爷爷说过,万水村那地方真的有些邪乎,说不得还真有东西呢,我表哥的舅母家的娘家侄子在府城大户人家做管事,听说那大户人家,就派了不少家丁去万水村找宝藏,总不能有钱的老爷比咱们还傻吧?” “算了,反正我们家祖传几代的穷人命,不想有的没的,现在每天三顿饭衙门管饱,还有工钱拿,我已近很满足了。” 消息真真假假传的满世界都是,将一摊子水搅的更混了,驻军首领偶尔给锦绣写信抱怨:“每日都要抓无数宵小,烦人不已。” 有时又得意不已:“淮海王的宝藏已经挖的差不多了,等全部挖出来,这功劳就全是咱们的了!这次可多亏了元大人提醒,这泼天功劳才能落到咱们这穷乡僻壤啊!” 不仅明安府的人穷,就是明安府的驻军手头也不富裕,衙门拿出来雇佣劳力的钱,都是锦绣据理力争,才勉强从管钱粮的同知大人手里抠出来的。 没错,锦绣在经过这么多天的摸索下,已经找到了关于淮海王宝藏的遗址,外面满天乱飞的消息,不过是为掩人耳目,转移视线而已。 第125章 公交 市场 事情回到半个月前, 锦绣去万水村视察的时候,突然被万水村老村长挡住了去路。 老村长性子意外的直爽,和锦绣说的第一句话, 就是:“我知道你们要找的东西在哪里。” 于是锦绣跟着老村长一路无话, 两人遛遛哒哒到了距离万水村不远的西山村后山,越走越深,行至深处,看起来就是经常有野兽出没的深山老林。 老村长走前面走的有些吃力,本就营养不良的身体,看起来随时要倒下似的,还有心情问锦绣:“大人,您瞧瞧这人迹罕至的模样,就不怕小的对您图谋不轨吗?” 锦绣说的很随意:“只要你有这个本事, 本官也认了。” 老村长可不会将这当成一句玩笑话,于是边走边和锦绣打开了话匣子:“您进村子第一天, 小的就在期待今天。” 锦绣挑眉:“你如何确定会是本官呢?” 老村长摇头道:“不会确定这人是您,但凡这些年进过我们村子, 有头有脸的人, 小的都会想到如果他们发现了万水村的秘密, 会发生什么。” 老村长像是打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