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的科举日常_锦绣的科举日常 第126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锦绣的科举日常 第126节 (第2/3页)

绣心说:楚师兄听到这话得委屈死。楚师兄行走江湖多年,毫发无伤,靠的就是一身傲人的功夫。

    可惜这话锦绣没来得及说,以后也没机会说出来了。

    他很快就见识到了老爷子真正的厉害之处,同样一套功法,若说老爷子展现出来的有十分,楚师兄大概只学到了七分,而锦绣学的不用心,大概只会个三两分。

    锦绣越打越吃力,终于意识到,老爷子之前在书院里对他动手,还是手下留情的结果。

    这可真是。

    让人兴奋啊!

    虽然逐渐落入下风,但锦绣的眼里战意满满,情绪高昂,就像骨子里一直被他掩饰的很好的那股子野心全部从笼子里跳跃而出,四散开来,将锦绣整个人包围起来。

    见到这样的锦绣,老爷子眼里终于闪过一抹满意之色,嘴上却不饶人:“不会多用点儿劲儿吗?跟没吃饭似的软趴趴,让老头子我打起来都下不了手。”

    锦绣咬牙,心说:你也就口嗨吧,瞧瞧我身上的脚印,这还下不了手?那您真下手我得成啥样儿啊?

    反正千想万想,锦绣没想到拜师第一天,就要被师父按在地上摩擦。

    难道这就是传说中得到就不知珍惜?简直是渣男行径啊!

    前院的人对锦绣的惨状一无所知,元夫人和姜老夫人正坐在一起闲聊。

    姜老夫人对亲家的事很上心,两人聊着聊着,就说到了元家老两口回老家的事。

    姜夫人拉着元夫人的手道:“亲家母,锦绣一人待在京城难道你们夫妻二人就真的能安心吗?为何不留在京中呢?孩子安心,你们夫妻想必心里也是好受的吧?”

    元夫人笑眯眯道:“亲家母说的是,锦绣也这般劝我们,但老家那边还有很多事等着老爷处理,离了老爷真的不行。

    我们老两口私下里商量着,慢慢将事情交给旁人去做,日后肯定还是要和孩子们在一起的。”

    第113章 余怒未消   拜师后生活

    元老爷想和儿子住在一起这个想法也不是一天两天, 儿子在哪儿他就跟到哪儿,看着儿子健健康康平平安安的他就安心。

    但他心里也清楚,儿子人在官场, 身不由己, 说不定哪天被人一杆子支到犄角旮旯都有可能,官场上的事儿就没个准数。

    所以元老爷私下里对元夫人道:“儿子当官身后也没个依仗,咱们做父母的帮不上忙只能干着急,我这当爹的还是私下里好好打理家业,万一将来有个什么,也算是给儿子留条后路。”

    老两口想的开,走的也干脆,在锦绣拜师礼后,又参加了外甥女钟明意的婚礼, 带着儿子女儿两大家子送的特产,还有皇帝赏赐的牌匾, 欢欢喜喜的回了老家。

    老两口走的轻松,送完人回到府中的锦绣小两口, 总觉得家里空空荡荡的不习惯。

    两人便决定各自找事情干。

    姜良缘那边倒是好解决, 除了处理日常事务外, 将早就修建好的演武场用起来, 闲来无事骑骑马,锻炼身体, 放松心情,也没人在耳边唠叨, 偶尔挑关系好的人家出去走动走动,别提有多自在了。

    锦绣这边也有很多事排队等着他去做呢,结果宁亲王府那边听说元家二老回老家后, 老爷子第一时间让管家过来告知锦绣:“假期结束了,该行动起来啦!”

    锦绣现在一听到老师那边的传话,就下意识头皮发麻一下,实在是这段时间被打出来的反应。

    每天都被老师手把手教学,天天挨揍,在挨揍中学习进度飞快,让老师满意不已。

    老师越是满意,就越是高兴,越高兴,就期望越高,期望越高,就下手越狠。

    形成了一个完美的死循环。

    几乎将所有空闲时间都耗在宁亲王府了,上衙时,还要面临上司刘大人羡慕嫉妒幽怨的眼神,锦绣觉得压力好大。

    尤其是有一天,刘大人羞答答的跑来问锦绣:“元大人,我最近读书,遇到几个问题不甚明白,可否与你一同讨论?”

    嘴上说的是想和元大人一起讨论,眼睛里写的全是“想听宁亲王的教诲。”

    在刘大人期待的目光下,锦绣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