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的科举日常_锦绣的科举日常 第45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锦绣的科举日常 第45节 (第3/3页)

青爹说服后,两个家长将自家儿子在书院读书的监管权痛快的交给锦绣。

    本着学习不成还能交朋友的原则,放心大胆的让自家孩子去了。

    结果这次县试成绩出来,两家长辈对锦绣的信任,比自家儿子还坚固,眼见着自家儿子还沉浸在县试通过的余韵中不可自拔,两家长辈不约而同有了怒其不争的想法。

    在让人一打听,人元家两孩子已经回书院好几天了,据说人家每天在书院跟着先生读书,一点儿时间都没耽搁。

    回头再瞅瞅自家糟心孩子,两家长辈话不多说就是干,让人将自家不争气的儿子赛进马车,二话不说扔回书院。

    两个难兄难弟回到宿舍见到锦绣三人,气不打一处来。

    冯舒年一脸不开心的用手指指着锦绣鼻子道:“好你个元锦绣!亏我还这么信任你,没想到你竟然如此卑鄙!”

    楚舟毫无表情的脸上自然看不出纳闷的情绪,但语气倒是很到位:“发生了何事?”

    冯舒年一脸控诉道:“我前些天还让人上元家询问锦绣这些日子的打算,锦绣明明让人给我传话,说要一直待在家里复习功课,免得生疏了。

    我一想,我爹那么信任锦绣,既然他都待在家里了,那我也哪儿都不去,我爹也不会说我什么!

    谁成想这才过了三天,我爹让人一打听,就说锦绣自个儿卷铺盖回书院了!”

    楚舟:“……”

    楚舟觉得锦绣的声誉还能抢救一下,用眼神看向锦绣。

    锦绣道:“你听我辩解,呸,不是,你听我解释!”

    程远青和冯舒年两个受害人同时冷哼:“好啊,你最好有充足的理由!”

    锦绣一想自己也没做亏心事儿啊,干嘛要心虚,于是理直气壮道:“我本来的打算是那样没错!但我在家,我爹紧张的不行。

    刚开始是坐立难安,后来无心打理生意,再后来,晚上睡不着,一宿一宿的在院子里转圈到天亮。

    熙和堂的大夫说了,我爹那是紧张过度,建议我爹和我隔开距离,等过一段时间,我府试过了,我爹心上没有压力,自然就好了!”

    冯舒年不信。

    周文也不信。

    显然楚舟也不信。

    三人都不觉得元老爷那种见过世面的人物,会因为这点儿简单的小事焦躁至此。

    就楚舟的个人感悟,他家几代贫农,他爹娘虽然对他下场考试持紧张态度,但也没焦虑到失眠。

    三人齐齐看向锦绣。

    锦绣耸肩:“事实如此,你们知道的,如若你们问了,我从不说谎。”

    三人视线转向周文。

    周文苦着脸点头。

    并一脸纠结道:“本来宝儿想自己来书院住一段日子,让我留在家里看着姑父,没成想,姑父每日看着我,也能想到在书院的宝儿,这病啊,越加严重了,于是我也搬来书院了。”

    几人知道周文的性子,最诚实善良不过了,既然周文这么讲,几人也无话可说。

    既然大家又聚齐了,锦绣也不客气,稍微适应了一下就重新找回自己当监督员的感觉,盯着周文三人有目的的读书。

    府试的考试内容和县试相差不多,但府试考试时间只持续三天,录取人数仅有五十人,这点上来说,难道陡然增加。

    三人知道自己的水平,因此不敢大意,锦绣有空给三人讲解考试要点,几人心里还挺感激。

    就连在读书上有自己独特的方法,坚持独立思考的楚舟,也经常被锦绣讲解的要点和小技巧吸引,几人经常私下里交流。

    刚开始几天还不觉得,又过了几天,府试开始报名,书院将所有应考的学生名单统一收集起来上报,几人终于感觉到紧张。

    冯舒年焦躁不安的在院子里转圈:“府试一年才录取五十人,我刚看了下,光咱们书院的学兄们,今年应考的就有三十几人!这可如何是好?”

    程远青和周文实力不济,听了冯舒年的话,顿时愁上心头。

    周文苦着脸道:“我该不会像那张三伟似的,五六十岁,半截身子都快入土了,还要孙子搀着进考场吧?”

    张三伟,就是榜单最后一名,当场激动的晕过去的老爷子。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