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代文里逆袭_在年代文里逆袭 第83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在年代文里逆袭 第83节 (第2/3页)

捎回去一盆。顾立春最近特别忙,去李家的次数不多,但跟李树李青青兄妹俩是时常见面。

    四场的人送来麦仁糟,三场的人送来了三桶菜籽油。

    吴胖高兴地说道:“正好厨房没油了,顾哥你拎回家一桶,让田姨炸油饼。”

    顾立春道:“不拎,太沉,就放这儿吃吧。”虽说三场说是送给他个人的,他真要拿回家,肯定又有人说道,他也不差这桶油。

    这几天还在断断续续地下雨,没法耕地,也没法夏种,大家没活干,难得清闲,大多数人都是趁机补觉,恢复体力。

    顾立春可没法清闲,总场宣传科那边打电话说,要把他在麦收期间写的广播稿推荐给市报。

    顾立春仔细把文稿修改三遍,誊写清楚,连同照片一起交给他们。

    稿子的消息很快传来了,顾立春一共写了十二篇文章,被选中了八篇。

    其中有六篇是人物稿,邓场、朱书记、赵高他妈、王有成、胡大华、白大姐都上榜了。剩下两篇是写五场全体职工的,说是会陆续排版登报。

    顾立春拿到报纸,发现副版被他们红河农场,不,是被他的名字屠版了。一口气刊登了四篇,顾立春怀疑总场那边的人给报社打过招呼,不然不能这么霸气。

    他仔细一看,文章名字略有改动,文章内容也有所改动。像是最醒目的那篇《龙口夺粮:战天斗地的红河农场》,不用说就知道是总场宣传科的手笔。

    稿子被刊用,稿费也随即寄来,文稿加照片每篇五块钱,一共赚了四十块。

    这下全场都沸腾了,一下子投中八篇文章,稿费四十块钱,比一个月工资还多。红河农场的年轻人从此掀起了投稿热潮。

    赵高吴胖自然又要嚷着请客,顾立春道:“请客肯定是要请的,不过不是现在,等我把我妈弄进来,搬家时请你们。”

    两人齐声欢呼,又催促顾立春赶紧行动,快点把搬家这事定下来。

    顾立春见自己的稿子被刊用,想想陈洁的稿子也不错,就鼓励她也投稿。

    陈洁不好意思地道:“我不敢投,觉得自己水平不行。”

    顾立春道:“大家都不太行,多试试准没错。”这个年代很多真正有文化有水平的人都被迫封笔,可谓是黄钟毁弃,瓦釜雷鸣。

    “对了,你尽量往京城投,万一中了,你爸就能看到你的名字。”

    陈洁想了一晚上,最后把自己的习作拿给顾立春,让他帮忙修改。顾立春在保留陈洁个人风格的前提下,给她改动了几处,比如强调出她是京城知青的身份,加了几句有特色又符合文章内容的口号。陈洁看完十分满意。她终于试着投了两篇。

    这几天猪场的职工一直处于高度兴奋中,大家整天嘻嘻哈哈,脸上带笑,走路带风,气氛比以往更融洽。

    顾立春也难得放松几天,每天赏赏花,吃个瓜,听听身边人的热情夸赞。赵高和吴胖也跟他差不多。

    不过,他们是乐极生悲。这一天,赵高和吴胖正在抢一个甜瓜。

    突然有人喊赵高,说他妈突然昏过去了。赵高急得脸色一白,扔下甜瓜,飞速地骑车回去。

    顾立春接到吴胖的报告,也有些担心,赵高他妈这么健壮突然昏倒,那一定不是小病。

    他便和吴胖孙厚玉一起朝赵家飞骑过去,结果走到半路,碰到了折返回来的赵高,三人忙问他情况怎样。

    赵高哭笑不得地说道:“别去了,没事。这事说起来还怪顾哥,我妈看到报纸上有她的名字和照片,一激动就昏过去了,被我爸掐人中弄醒了。这会儿正在吃面条补身体呢。你说这叫什么事?”

    顾立春:“……”

    赵高又说道:“我妈说了,明天请顾哥去我家吃饭。”

    顾立春笑道:“行。”

    随着文章陆续刊出,这几天每天都有人激动,不过还好,除了赵高他妈外没出别的事故。

    这几天顾立春一直都有人请饭,先是赵家,接着是张科长家,然后是胡大华家,还有三场的老周,人家两兄弟一起请的。一连几天,顾立春都在外面吃饭,把吴胖给妒忌得不行。白大姐虽然没请客,可是她的老母亲给顾立春送来十来个咸鸭蛋,当然最后肯定被猪场的人瓜分了。

    邓场和朱书记两位领导不方便请客就算了,但王有成怎么能没有表示呢?其他人都为顾立春鸣不平。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