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重生之大画家 第230节 (第2/2页)
万相视一笑,目光扫过所有孩子们和赵老师,看似不认识,实际上非常坏心眼的道: “不,不是我们学校的大学生。 “实际上,这个亚军华婕,画这幅画的时候才15岁,是北方小城劲松的一位高一学生。” “……” “???” “!!!” “what???” “我艹!” “天啊——” 正埋头专注临摹华婕画作的学生们,忽然齐齐抬头,异口同声发出独属于自己的惊叹(愤怒)之音。 “比……他们还小一岁???”赵老师看了一眼自己的学生们,然后不可思议的望向王建。 这……到底是他这个老师教的不行,还是他的学生们太过愚笨? 怎么人家孩子才15岁就能画出这个水平,而他的学生们都十六七了,临摹都临不像? 一瞬间,赵老师连同她的学生们各个面如死灰,无法接受现实。 打击太大,侮辱性还贼强。 摔笔! 宝宝们不开心,宝宝们不想画了! …… 乔百万站到这三幅画前时,就知道自己一定会买下它们。 第一幅《等待乘车回乡的青年》,的确如围着画的老师和孩子们所说,略显匠气。 但他没办法不为画面动容。 看着画上的青年,他想起了自己年轻时,家里生活太艰难了,娶不到媳妇,打不到好工,又失去了接班的资格,不得不离开家乡去外省打工。 奔波着一毛钱一毛钱的攒自己的财富,穷困潦倒,好像四处奔波着挖找食物的野狗。 那时候,他从一个地方换到另一个地方寻找出路时,大概就是这样的神态吧。 茫然的等待,除了疲惫和倦怠,一无所有。 他的手也是那般满是老茧,脏兮兮的甲缝和指纹里全是泥土污黑,仿佛这辈子都洗不干净。 身边许多跟他一样的人,就那样有一天每一天的过,浑浑噩噩。 大家一起经历绝望,痛苦,被人当老鼠一样轰赶,也被人狠狠欺负压榨,过的不像个人。 后来,身边不少人慢慢停在原地,被生活压扁了,不再挣扎。 可他却不甘心,他什么苦都能吃,什么活都能干,拼了命的苦熬,发誓一定要赚到钱。 他很幸运,抓住了人生中最至关重要的机会,一点点攒到最初的资本,活下来,然后慢慢变成一个受人尊重的老板。 别人只看到了他现在的暴富,却不知道他也是苦命人家的孩子,也是咬着牙挺过来的。 王建站在乔百万身边,刚才还一直跟对方聊两句,这会儿却噤声不发一言。 他看到了乔百万泛红的眼眶,看到了对方沧桑眼角含而未下的泪水。 他不知道华婕的画作到底触动了乔百万怎样的过去,但很能明白这种与画作表达的情绪共鸣时,那种情难自已。 这就是画作的魅力,没有只言片语,却能表达浩瀚无边的情感。 不同的人会在同一幅画里产生截然不同的体悟,也会有各不相同的情绪反应。 王建的情绪也变得感伤起来,受乔百万影响,表情庄重站着,呼吸都沉重了几分。 乔百万悄悄揩去眼角的晶莹,又将目光转向《木匠》,这幅画不再是对劳动者的同情,但仍有对劳动者朴实勤劳的赞叹,还有一种贴近生活的细腻情感在表达。 这些劳动的人,无论是木匠还是谁,他们可能是你的父亲,可能是你的兄弟,可能是你的母亲,也可能是你自己。 总之,劳动人民就在你身边,融入到你的生活里,那样亲切又温暖。 乔百万被那种‘父子’一齐劳作的融洽气氛所感染,想到了自己的家人和孩子。 然后,他又望向最后一幅《冰晶中的无数个我》。 乔百万没有那么多精神层面的困境与挣脱,他的人生就是闯,拼了命的闯,死扛着闯。 所以他没有如陈安通那般的震颤,但乔百万却从画里读到了‘解脱’。 那种从痛苦中解脱,从过去中解脱的自由。 乔百万闭上眼,默默吐出一口气,就是觉得舒服。 看这三幅画,他看过了自己的人生,看到了自己的成功。 那些永远忘不掉的过去,所带来的怨气和痛苦也得到了解脱。 一个年轻的女孩子,怎么能在画中做出这么多表达呢? 乔百万睁开眼,转头对王建道: “这三幅画,我想买。” “乔总,一幅10万,您确定有购买意向吗?”王建问。 “是的。”乔百万认真点头,眼神都透着坚毅。 “是这样,那请您跟我到贵宾室做一下登记,交一下定金。 “这三幅画因为有多人表达购买意愿,必然会在画展结束后进入拍卖环节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